第二章 江南烟雨(1/2)
早上,天刚蒙蒙亮,李云醒了过来,全身酸痛,索性阿七那俩下没白来,腰虽有些疼痛但也能撑起来了,就是这兔崽子下手太狠了。哼,这该死的老头,真他妈过分,阴了自己一把,早晚得把场子早回来。/p>
不多时,阿七从门外探了个小脑袋进来,/p>
“早,早啊,头儿”/p>
“行了行了,东西收拾的怎么样了?”/p>
阿七闻言依旧逗留在门外,没敢进来,/p>
“照你的吩咐,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只是头儿,真不多带点人手过去?”/p>
“嗯,带了也没用,总不能把整个侯府也搬过去吧?入乡随俗吧,走吧。”/p>
说完李云看了看枕头下的拉菲,颇觉得不舍,抱着亲了口又藏了进去。/p>
清晨的梦都,官区的街道是静溢的。俩旁微扬的垂柳,草丛之上点缀的露珠,让这座帝都多了很多绿意,生机。至少比起现代来讲是这样的,李云在马车内看着这一切想到。/p>
他还记得他的家乡,一座可以排到五六七八线的小城市,就算是这样,城中的树林草地也是个稀罕玩意儿。即便有,也多是充斥着尿臊味儿,早晨还好,到了中午,俗称瓦斯,惨不忍睹。所以现实中的他一直都觉得自己不是没有才华、知识、文化,而是苦于在一个没有风景名胜的地方被耽搁的画家。/p>
日出东方,此刻的东城门染上了一层旭辉,城墙是一种名叫黑耀石的石头砌成,浑身漆黑通亮,会反光。映着晨曦,碧波粼粼,让这个城市又多了一层梦。/p>
出了城,李云让马车停了下来,虽说面无表情,时不时看着后面也流露出几分焦急。/p>
“头儿,头儿?你干嘛呢?”/p>
“哦,没什么,现在什么时间,阿七。”/p>
“现在辰时初,我问过了,此去路途遥远,最快也得三天了。俺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去过这么远的地儿呐,”/p>
李云心里有些纠结,古代女子本就含蓄,诗瑾更是脸薄。素啊安了,不来送自己也好,免得伤心,生来还是有些怕女人的泪水。既是如此,在一起时何苦相濡以沫?/p>
“走,阿七。目标苏州。”/p>
马车带起一片风尘扬长而去,就向迎着朝阳,越走越远,直到消失在了目光中。/p>
“小姐,李公子他,已经走远了。”/p>
城墙上,诗瑾蒙着面纱,眼里噙着几滴泪花,有些恍惚,视线停格在马车消失的地方。身后站着个清秀的丫头,定了定神,像是决定了什么。/p>
“哦?嗯,走吧,我们回去。”/p>
.../p>
江南,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出芳草鲜花,育才子佳人。在这儿有着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因为这儿,除了被称为诗词歌舞、才子佳人的聚集之地,也处在了江湖的中心。/p>
朝堂的人,说江湖是江山的偏安一偶,静如止水,动则滔天。只是江山尚有尽头,而江湖则没有止境。就像一幅永远勾勒不完的画卷,加了山,亦可添作树;画完水,也能载成舟。/p>
三月的苏州,是一年之中最为热闹的时候。这是座傍水的古城,建筑多为楼阁宫宇,并不高大,却也整齐,屋顶铺着一层层黑瓦,菱角分明。俩岸都是碧柳,像是曼妙的少女,在风中摇曳着身躯,吸引着街道的行人停步驻足,拈柳惹花。/p>
小桥流水人家,河流中荡漾着来往的扁舟,不时的吆喝声也有些应景,这是苏州方言,俗称苏州闲话,文人把它比作吴侬软语,颇有韵味。既显得繁华,也不觉得喧闹。俩边多为青楼,身着各色轻纱的美女花枝招展,笑容掩面。表面是交流诗词歌舞之地,暗地里多少也有点藏污纳垢之处。/p>
此刻已是三日后的早晨,连日来的赶路,让李云四人本显得疲惫的身躯和枯燥的心情,一进了苏州城,便和大多数人一样,一扫而空,剩下的都是陶醉。干脆把车停在了驿站,一行人沿着路走了过来。/p>
阿七乐开了嘴,就像个好奇的孩子,不时的跟俩个捕快沿路倒腾那些小贩的物品。多是些文人的玩意儿,不过做的都很精致古朴,很是好看。苏州人也以一双巧手闻名天下,这是个被上天眷顾的地方,处处彰显着他们的与众不同。/p>
比起他们,李云算是最感慨的一个了。生在二十一世纪,还是个九零后,必不可少的是古龙金庸的小说,当然时至今日,让他觉得最为经典的就是泥人著的那本《江山如此多娇》。(对,就是本人我了,除去里面的yy情节,是笔下认为最为经典的一部浪漫式武侠。)里面描绘的江湖便是以江南为中心,对于心中的那份憧憬,得以实现,心中的激动难以言。/p>
“头儿,你看看这些大街上的人,多是别着把伞,有些奇怪,”/p>
阿七把头凑了过来,看着俩边的行人有些疑惑。/p>
李云也注意到了,来往的行人无论男女,大都带着把苏州特有的油纸伞,收起来小巧玲珑。/p>
“嗯,这天气挺好的,万里无云,女人带倒也情有可原,毕竟谁都爱美,防晒嘛。不过听说苏州天气向来多变,倒也无可厚非。前面应该就是太守府了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