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0章 鬼子来了(1/2)
当然,这些有利条件是建立在日军缺乏重炮火力的情况下。
要知道,日军19联队只配备了一个75毫米山炮中队,装备四一式山炮4门;一个速射炮分队装备2门37毫米反坦克炮,只是速射炮在山地战中起不到多大作用。
另外就是每个步兵大队装备的2门***步兵炮。
这样算下来,看着好像有10门直射火力可以对山头的守军形成覆盖射击。
如果是对付一般的华夏军队,这些火炮确实是能形成很大的杀伤力,甚至你的机枪阵地都有可能被鬼子挨个敲掉。
但战争就是一个制敌与反制的较量。
你没有反制手段,自然只能被动挨打,但是你有了反制手段,那就会让敌人投鼠忌器,不敢肆意抵近攻击。
而步兵连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就是反制鬼子炮兵的利器。
其实就是只要你炮炸得准,枪打得准,鬼子的炮兵就不敢抵近直瞄炮击,那炮击的精度就会大大下降。
你想想,法国勃兰特81毫米迫击炮的射程可达2800米,而两座山下都是一片田野,地势开阔,如果小鬼子将火炮架设的距离太近,很容易暴露在迫击炮的火力打击下。
但是你架设距离太远,那就不可能做到精瞄的对点射击,只能靠火力密度来进行面打击,这就给了守军一定回旋的余地。
何况佣兵团对于防炮可是做足了功夫的,不说反斜面工事,就是在战壕中挖掘的防炮洞也足以躲避75毫米炮弹的杀伤。
只是由于担心暴露太多火炮和兵力有可能将鬼子吓跑,二团的大部分重火力在阻击战中不能派上用场。这也导致压制日军火炮的火力不够,这对两个连的官兵也算是一次考验。
只是,负责防御青龙山的3连连长刘阿福,以及负责防御黄龙山的1连连长徐志超对此都信心满满。
这两个连从连长到士兵大多都是19路军的老兵,都是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与小鬼子鏖战了三个月的百战勇士,对于日军的战术都非常熟悉,更是知道小鬼子火炮的厉害。
当年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都能跟占尽火力优势的日军打了个有来有往,现在手里有了远比鬼子还精良的武器,又经过了几年的严格训练,可说是经验与战术能力都相当丰富,要守住两山不是难事。
这里单说负责青龙山的3连。
刘阿福虽然对于守住阵地有极强的信心,但也不敢掉以轻心,还是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在山顶棱线阵
地上只部署了一个排的兵力,但却将全连的轻重机枪集中了一半以上加强到前沿。
而其他部队则是在之前就已经挖掘好的反斜面工事中隐蔽待命,随时做好支援的准备。
这就是周文给佣兵团和模范师一直倡导的,兵力部署前轻后重,火力部署前重后轻的防御战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