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4章 传度法会(2/2)
这五件也都不是龙虎山天师府传承下来的老物件,乃是元墨白为了主持这一次的传度法会特意准备的新器,刚做出来没几天。
五件法物定了四方中央之后,诸位道童又捧来了斗灯,比起那五件新器,这些斗灯却是老物件,乃是用星辰石雕制而成,色呈乌黑,不过在月光之下却又有着点点星芒。
灯盏的样式极为简约,就是一个最为朴素的那种,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灯盘能有巴掌大小,下面的底座比起灯盘小了大概两圈左右,仔细看去能够看见那不过几寸高的连接着灯盘和底座的灯柱上刻着符咒,还有星辰的名讳,仔细看去,方知其上对应着二十八宿,和南斗六星与北斗七星。
将刻着二十八宿的斗灯按照星辰排布放置在剑、剪、秤、尺四件法物的周围,而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则是放置在了斗光焕采大圆镜的两边,在灯盏的灯盘上填好特意炼制出来的灯油,再以白日采来的太阳之火点燃,这朝真拜斗的第一步就准备好了。
而第二步便是接引星辰之力,元墨白站在法坛中间,左手里拿着一只玉笏,右手拿着法尺,掐诀念咒,接引星辉之力。
随着元墨白对着天空的方向拜倒在地,一道星辉从天而降落在了正中间的斗光焕采大圆镜之上,而平静的镜面却也一反常态的不曾镜面反射,反而化为四道光辉落在了周围那剑、剪、秤、尺四种法物之上,而四件法物之上的星辉又射在了周边的斗灯之上,二十八宿的斗灯光芒大放,最后又投射在了法坛中央那象征着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的灯盏之上。
十三盏灯同样辉光大作,最后十三道光线又汇聚为一照射在了斗光焕彩大圆镜的背面,形成了一道环形的阵势,这便是第二层护卫法坛的星斗之阵。
第二步到此算是结束了,接下来便是第三步修斋请师,这里的修斋指的自然不是现场再修一个斋房,而请师也不是指将道童们要拜的师父都请过来,这里的修斋请师实际上指的是在法坛之前修一方用来供奉祖师前辈们的平台,而请师自然也是将祖师前辈们的牌位请来。
这一步并不困难,说是修一方平台,实际上也不过是一众道童将一方已经准备好的供桌搬到指定的地方,然后再去将祖师堂中的诸位祖师的牌位请来了法坛的中、左、右三幕分别设了各位道门祖师之位,正中间的正是三清祖师,左边乃是确认的已经得道升仙的前辈,右面也是不曾升仙,已经陨落,且对龙虎山天师府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先辈。
对着一众祖师叩拜上香之后,便是这最后一步,名为宿启行科,也就是由主持本次大典的高功法师,礼拜启白。
说白了就是做一个准备,向着天地,众神,祖师等一众存在做一个提前报备,告诉祂们,我在明天要开办法会,为道童授箓,还请众神,众多祖师做个准备。
当然,这一套科仪放在过去,此界天庭天宫还存在的时候自然是有用的,但是,上古天宫崩坏,坠落之后,这套科仪的作用便不大了。
也只是象征性的表达一下自己对天地,对天庭众神,对祖师们的尊敬罢了,这一套科仪现在的核心却是连接如今符箓派传承的核心——万法宗坛。
这个时候应该由执掌万法宗坛的高功长老开启万法宗坛,将万法宗坛与这处法坛相连,让主持法会的高功长老可以借助万法宗坛授予道童认证,也就是所谓的传度。
这一套准备好,便已经过了一夜,天边启明星引领着太阳星缓缓升起,元墨白坐在法坛之上,对着众多道童说道:“尔等忙了一夜,赶快以净水打理一番自身,然后打坐恢复精神,待到吉时,便是传度法会开始的时候了。”
一众道童再一次拿回了刚刚放在一边的木盆,开始就着其中的净水打理起了自己的仪容。
这净水被放在法坛的北方,就在玄武天蓬大法尺的不远处,之前星光照射下来的时候,曾经落入盆中,虽然不曾让这盆中水变成什么了不得的真水,神水,却也让这盆里的水带上了几分星辉和月华的冰凉。
清凉的水扑在脸上,雷俊只觉得不只是自己的脸,就是自己的精神都颤抖了一下,随后便是一股清凉从水中传来,让一夜未睡的他静心凝神,不复刚刚的躁动。
洗脸,漱口,将身上灰色的道袍整理平整之后,雷俊便按照指示,在法坛的东边盘膝而坐,打坐调息。
日上高天,元墨白身穿紫色道袍站在了法坛之上,上十方香,焚降召符。
上本位香,宣读法咒。
鸣响法鼓、钟罄。
随后手持香炉,行发炉礼仪,法会便算是正式开始了。
只是法会开始,传度还不算是开始,在传度之前,还有一段极为漫长的科仪,用来祭祀,祭拜天地,众神和祖师,这一步却是有固定流程的,一众道童跟着流程从日上高天一直到了月上中天,这一套祭拜的科仪才算结束。
这时候,传度科仪才算开始,一众宾客才缓缓的入席,打量着龙虎山天师府之中即将入门的仙苗们。
当然,比起仙苗,他们更看重的还是在传度之中的拜师仪式里应该出现的龙虎山新任的客卿长老,九重天修士李牧玄。
一众人紧紧的看着法坛,生怕漏了任何一点信息。
到了道童的师父出场之时,众人看向了那排成一排的要收徒的一众本应进法坛道场的高功长老与普通长老们,却是不见生面孔。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一个身影突兀的出现在了一众长老之前,那是一个少年模样的道者,不同于身后穿着紫色,红色道袍的长老们,这少年身穿一身青色道袍,但是道袍之外却还有些七色玄光环绕,手持一根七色细棍,棍上隐隐约约绕着一条七色细线。
“无量寿福!贫道来晚了,却是让诸位久等了。”李牧玄转过身对着一众长老说道。
为首的李紫阳不敢怠慢,开口说道:“牧玄长老来的正好,还请长老先行。”
“善。”李牧玄拄着细棍,向着法坛之中走去,一众长老跟在李牧玄的身后,神情肃穆。
旁观席上,一众客人目目相觑,这客卿长老着实太年轻了一些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