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906章 安检门,601钢,李爱国新坦克设计得到肯定,神秘的特制装甲

第906章 安检门,601钢,李爱国新坦克设计得到肯定,神秘的特制装甲(1/2)

目录

钨丝灯泡在天花板上滋滋作响,昏黄光晕将吕白山棱角分明的轮廓切割成明暗交错的战场。

他布满枪茧的指节无意识叩击着漆面班驳的桌面,哒哒声在寂静房间里格外刺耳。

“恨不得现在就把赵士奇摁在审讯椅上!”

吕白山猛地起身,整个人绷如即将离弦的箭。

可转瞬之间,紧绷的脊背泄了气,重重跌进吱呀作响的藤椅里。

“可惜没有证据.”

作为老保卫,吕白山此刻满心都是挫败。

外头总有人以为,保卫科怀疑谁就能抓谁。

可实际情况远比想象残酷——没有确凿证据就抓人,若审不出口供,不仅会让无辜者蒙冤,更会让整个保卫系统陷入被动。

更何况赵士奇是外地支援的技术骨干,在一机厂举足轻重,稍有不慎,牵一发而动全身。

“白山哥,没必要这么着急。干保卫工作,得有猫捉老鼠的耐心,只要赵士奇真有问题,迟早会露出马脚。”

李爱国慢条斯理放下碗筷,烟盒在桌面轻轻磕出两根烟,一根递给吕白山,另一根夹在自己指间点燃。

星火明灭间,语气沉稳得像经验老道的猎手。

吕白山深吸一口烟,眉头拧成死结:“爱国,你想得太简单了。一机厂的情况.”

他顿了顿,吐出烟圈的同时,眼底掠过一丝疲惫,“不瞒你说,现在保卫科是拆东墙补西墙,快兜不住了。”

“怎么回事儿?”李爱国对保卫工作特别感兴趣,一下子来了兴致。

吕白山夹着烟,烟灰簌簌落在满是补丁的裤腿上:“一机厂和普通军工厂不一样,这点你应该察觉到了。”

“没搞全封闭管理?!”李爱国瞳孔骤缩,瞬间抓住了关键。

吕白山点头:“一般的军工厂都实行全封闭管理,工人和技术员们正常情况下,无法离开工厂。

只是一机厂实在是太大了,技术员和工人的数量太多。

还需要经常跟包钢、电厂等工厂协作,所以只能跟一般工厂那样采取上下班检查的办法。”

李爱国倒是能够理解这种模式,一机厂的体量跟戈壁滩上的211厂很像,211厂也没有采用全封闭,只不过211厂地理位置特殊,基本跟外界隔绝,所以保卫工作的压力比一机厂要小很多。

吕白山继续说道:“我们也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工人和技术员进出厂,必须要进行搜身,但是有些家伙把东西藏的地方实在是太怪了。”

说着话,吕白山看了一眼还在吃饺子的肖参谋,看向李爱国问道:“去年我曾经逮到一个夹带金属块出厂的工人,你知道把金属块藏在了哪里吗?”

李爱国随后说:“皮燕子里?”

“噗——”肖参谋一口饺子喷在碗里,剧烈咳嗽起来,脸涨得通红。

吕白山瞪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你咋知道?!”

李爱国笑而不语,心里却清楚得很。

这个隐秘的藏物地点,检查起来难如登天,可一旦被利用,就是个防不胜防的漏洞。

想象着保卫科每天既要排查成百上千人,又要提防这种特殊藏匿手段,他不禁暗暗咋舌。

李爱国以前也检查过别人的皮燕子,当时就在想,能不能搞出个什么设备,可以不通过接触,就能检查出对方的身上是否藏了东西。

在后世地铁口有种安检机,使用的是X光,依照这年代的技术很难搞出来。

不过如果只是用来检测金属的话,李爱国倒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安检门。

安检门的原理很简单——依赖电磁感应原理实现金属探测功能。

结构也不太复杂,核心部件是电磁线圈,这玩意随便一个技术员就能搞定。

唯一的难点就是电路系统中的震荡电路了。

需要晶体管搭建振荡器,通过线圈产生稳定电磁场。

而咱李爱国现在是全球最不缺晶体管的男人。

这个项目。

投了!

跟吕白山闲聊了到半夜,李爱国和肖参谋晃悠着回到了招待所。

一跨进房间,李爱国便迫不及待地抓起老式摇把电话,听筒里滋滋的电流声仿佛都透着急切。

“气象站物资处?我是李爱国。”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却难掩话语间的迫切,“立刻准备晶体管、电磁线圈、沥青布……对,以最快速度送到包头。”

电话那头的干事听闻李主任的指示,瞬间挺直了腰板,声音洪亮如钟:“保证完成任务!”

挂断电话,李爱国如释重负地斜倚在床铺上,连日的疲惫与兴奋交织,化作沉沉的睡意,将他迅速吞没。

三日后,包头军用机场的跑道上,一架运输机轰鸣着缓缓降落,螺旋桨卷起的气流掀飞了跑道边的碎石。

身着灰色中山装的同志扛着贴满密封条的大箱子,大步流星走下舷梯。

张坦觉得李爱国最近有些心不在焉。

上班的时候,并没有在搞履带的设计工作,而是拿着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坦克的结构图。

张坦不得不出言提醒:“爱国同志,咱们的目标是履带。”

李爱国放下铅笔,问了一句话:“老张,你觉得仅仅改变履带,就能让新式坦克跟外国那些二代坦克相抗衡吗?”

此话一出,张坦沉默了。

身为坦克专家,张坦非常清楚新式坦克跟国外已经服役中的坦克差别还是有点大的,更别说国外正在研制中的几款坦克了。

“爱国,我理解你的感受,只是咱们底子薄,技术水平不如人家,只能慢慢来。”

“在战场上,双方对着干的时候,敌人绝对不会因为咱们年纪比较小,就会手下留情。”李爱国给了一个不太合适的比喻。

张坦挠挠头:“难道你有什么想法了?”

李爱国把那些图纸交给张坦。

“衡量坦克的性能有两个主要指标,一个是火力,一个是防护力。”

“火力的话,可以采用125滑膛炮来解决。”

“防护力我现在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此时,外面传来了一道声音。

“爱国同志,京城送货的人来了。”

“马上来。”李爱国顾不得解释,将新的设计手稿交给张坦,急匆匆的离开了办公室。

张坦并不相信一个外行能搞出什么新的设计,但是手稿上的设计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他犹豫了片刻坐了下来。

手稿的内容很多,从坦克的履带到坦克的炮塔不一而足。

大部分的设计跟69式坦克的设计很像,但是炮塔却做了重新设计,标配了一门125毫米的滑膛炮和,并增加自动装表火控系统,提升射击精度与射速。

辅助武器方面,加装30毫米机关炮和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增强对工事、轻装甲目标的多层次打击能力。

稳定器方面,采用双向火炮稳定器(水平/垂直向),提升行进间射击精度。

让张坦感到惊讶的是,李爱国搞的这些新设计,依照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正好能生产出来。

就拿双向火炮稳定器来说,这是一机厂火炮实验室刚刚攻克的技术难关,只是尚且没有经过验证,所以才没有标配到69式坦克上。

“这家伙是行家。”

张坦不由得来了精神,朝着坦克的车体结构看去。

车体结构保持不变,但是在外面却画了一个问号。

“这是啥意思?打哑谜?”

张坦此时有点看得正兴起,狗作者却断更了的感觉。

“是等李爱国回来,还是先跟其他工程师聊一聊呢?”

最终,张坦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拿着草稿敲开了总工的办公室。

此时的李爱国已经从灰色中山装手里接到了木箱子,带到了一机厂的保卫科内。

吕白山闻声抬头,目光死死锁住箱子上歪歪扭扭的“保密”红漆印,喉结动了动:“爱国,这里面装的.是武器?”

“爱国,这里面是什么东西,武器吗?”

“比武器还金贵。”李爱国将箱子重重砸在桌上,震得搪瓷缸里的茶叶都跳了起来。

他朝旁边保卫干事扬了扬下巴:“借撬棍用用。”

箱盖掀开的瞬间,吕白山的眉头皱成了疙瘩。铜线、磁铁、缠着胶布的电路板堆得满满当当,活像从废品站捡来的破烂。

“就这?”他抓起一团乱麻似的线圈,嗤笑一声,“还不如我缴获的发报机零件像样。”

李爱国没接话,目光扫过围观的干事们。

吕白山立刻心领神会,猛地一拍桌子:“都杵着干什么?巡逻去!”

等办公室只剩下两人,他拉过椅子,屁股刚沾到椅面,就见李爱国已经蹲在地上忙活开了。

一根铜线,在磁铁上绕制出一个闭合回路。

然后,又将闭合回路跟振荡电路连接在一起.

吕白山一直在旁边静静的看着,当看到李爱国把两个个古怪的玩意摆在桌子上的时候,挠挠头说道:“这还是一堆破烂.不是,应该是两堆破烂。”

李爱国笑了笑,还是没有回答,伸手从办公桌上,拿出一支钢笔。

钢笔在吕白山的面前晃了晃,被李爱国放进了两堆破烂之中。

此时,一阵急促的轰鸣声响起了。

吕白山吓得从椅子上跳起来,指着那两堆破烂说道:“这,这玩意为什么会叫唤?”

李爱国将钢笔帽子摘了下来,用手指弹了下,钢笔帽子发出金属撞击独有的声音。

“金属探测!”吕白山盯着不停颤动的线圈,倒抽一口冷气。

得到李爱国肯定的点头后,他原地转了两圈,军靴把地板踩得咚咚响:“有这玩意儿,那些夹带的耗子就没处躲了!”

兴奋劲还没过去,他突然眯起眼:“灵敏度咋样?”

“可以调节,灵敏度调到最高的话,即使是最微弱的金属粉末也能探测到。”李爱国考虑到一机厂的特殊性,专门对安检门做了优化。

“好,这可是个好宝贝,我马上让人安装在工厂的大门上。”

吕白山搓着手就要喊人,却被李爱国一把按住。“先别声张。”

李爱国敲了敲线圈,眼中闪过狡黠的光,“等那些夹带的家伙自以为瞒天过海”

吕白山先是一愣,随即狠狠拍了下大腿:“好你个李爱国!闷声下套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