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唐奇谭 >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寻踪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寻踪(2/2)

目录

比如,难得与那位小太平起了争执,如何用学到的道理和话术,继续规训她后重归于好;又比如,她所分享的“同调”能力又有所增长;能够扩大到洛阳紫薇城以外;郑氏有所发胖而念叨多了;诸如此类的只言片语。

与此同时,江畋有尝试了一下分神多控,但是只能维持在影响的半径内,约二三十个的同调;再多就会顾此失彼的分心不过来了。但不管怎么说,这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无疑是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警戒和侦查手段。

而就在不断的尝试链接这些,散步在街坊民家间的感知末端期间,江畋也抵达了比邻城墙的第一座塔式钟楼。没错,在广府的五城十二区内,都有数座不等、造型各异的钟楼,兼做夜间巡哨、瞭望望楼的重要节点。

因此,在这些九到十一层不等的塔式钟楼上,除了定点报时的敲钟机关之外;还有用来探照城区的转动镜座,所聚焦的灯光如柱;以及值守在环形的钟楼露台上,专门瞭望观侧城区的守卒,以及相应灯火传讯手段。

而每当两个时辰,就会有一艘涂成利于反光的银白色,带着熊熊燃烧的明亮火光,划破夜空悄然巡梭而过;也为万家灯火的街坊民家、豪门宅邸、寺观神祠;带来某种潜在的威慑和安全感,这自然是效法北地故事。

跟据京师的经验说,许多原本习惯隐藏在街巷的阴影里,夜色和黑暗中的各种罪恶、不法勾当,也会因此被变相的驱散和惊走了不少;而提高了官府日常治理的效率。一旦遇到异常事态,也能迅速前往处置/救援。

不过,这种当初由江畋一手编写和创立,将两京十六府这种超大型城区;在地形图和微缩模型的沙盘上,进行网格化分片定位和标注;再就近进行响应的制度,又怎能真正妨碍的到他自己呢?轻而易举的就绕过去。

只是,站在钟楼最近的城门塔楼顶端,江畋回身望去时;整片整片城坊民家之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街道和夜市,徐徐蒸腾而起的大片烟气袅袅,和海风中凝结的夜雾、露滴;将探照光柱折射、播散在飞舟上。

自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封建朋克式微妙感。随后,江畋就找到了第一个目标所在;曾经的广府审刑院评事梁维広,位于中城西门里咸淡坊的官舍。这里却早已被效率颇高的清理过了,只剩下若干打灯值守的官属奴仆。

江畋也没有进去,只是投喂并影响了一只,正在附近觅食的夜猫;爬到里面好好转了一圈,就得到了初步的答案。至少,叶有容所担忧和嘱托的梁维広一家,是有些仓促的在短时间内搬走的,因此遗落下不少细节。

还有一些比较值钱的遗漏小件,则是被接管的人拿走或是私下隐没了。但按照内里值守的官奴,充满羡慕的念叨和嘀咕;在明面上的说法,这位一贯不怎么显眼、带人和气的梁评事,是突然得到了一份晋升的前程。

因此,梁维広在长吁短叹了一整夜后,才突然决定收拾家当前往赴任的;而且几乎没有办酒庆祝,或是延揽幕僚同行。尽管如此,在他小女儿所泄露的口风中,似乎与盛产蔗糖与柑橘,造船业颇为发达的雷州有关。

这样初步得到答案的江畋,就转向了另一个目标;被甲人藏匿并看守在一处桥下隧洞里,那名白日贡院逃出的重伤俘虏。只是,当江畋抵达之后,却发现他已被污泥感染伤口发起了高烧,俨然没有剩下多少的性命。

但是,带回清游苑去救治,也没有必要或者说来不及了;因此,江畋毫不犹豫拿出一根虫刺,在他身上扎了一下;这是里行院使用的一种特殊虫毒,具有麻痹躯体、遏制住伤势的效果,能让人恢复片刻的精神清醒。

随后,江畋一手按着他的脑袋,探究着他此刻的内在想法;一边顺势提问起来,设法激活他脑海中残存的记忆和过往的念头……直到他最后实在承受不住,浑身抖如筛糠一般,从头部窍穴中渗出道道浓郁的血迹来。

强推,痴人陈的《创业在晚唐》,人妻狂魔渐入佳境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