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2/2)
“横海指挥使”
“就是怀远大将军、沿边溪侗宣抚使、廉州刺史岑自亭!”
“章相公因其熟悉疍民之事,于是表奏官家,以其暂署理澄海军横海指挥使,总督粮转运雷州、崖州等事!”
蔡京听着,思虑片刻,就想起来了此人是谁
昔日的狄青麾下大将,被追封为粤国公的岑仲淑之子。
说起来,这也是个有大背景的。
因为,狄青之子狄咏,如今是三衙管军,且以管军的身份,兼着御龙第一将指挥使的差遣。
而狄咏的女儿,临真县君如今是当朝太后的养女,官家身边的贴己人。
未来皇后的人选之一!
所以啊,这岑自亭,到了狄家是可以自称‘门生故吏’的。
只要他不傻,应该早就已经攀上这一层关系了——去年,率军南征的,可就是狄咏。
彼时,岑自亭奉诏率军,用命于狄咏账下。
他有一万个办法和理由,借机与昔日的父辈主帅之子,重续香火情。
这样想着,蔡京就对吕嘉问道:“未知岑刺史如今何在”
“却是在廉州的澄海军帅府……”
“元长若是想见,可命人传其来邕州!”
蔡京想了想,道:“岑刺史,身负转运贡米重任,又是有功的国家功臣!”
“我当亲至廉州,向其请益侗溪、疍民及交州诸事!”
狄家,是未来的皇亲国戚,临真县君将来保底都是皇贵妃的身份。
若能诞下健康皇子,未来更将贵不可言。
而他蔡京是文臣,是不可以和狄家走近的。
但在大宋为臣,却又不得不攀附宫中的贵人,好叫贵人们在关键时刻吹一吹枕边风——太师文彦博当年攀附温成张皇后,靠着枕边风拜相的故事,可是人尽皆知的。
而介甫相公,当年在朝,就是因为在宫中没有奥援,处境才极为艰难的!
有着这一正一反两个案例,蔡京自然早就想要攀附一家未来的皇亲国戚,天子枕边人。
而岑自亭的出现,对蔡京来说,简直就是上天为他准备的梯子。
于是,接下来的晚宴,蔡京就一直在想着如何与岑自亭相见。
直到深夜时分,他被元随们搀扶着回到这经略使官署后宅的卧室的时候,他也依旧在琢磨着这个事情,一直琢磨到天色将明,他才沉沉睡去。
……
两日后,邕州南面的官道上。
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正在缓缓行进着。
蔡京骑着马,在元随们的护卫下,凝视着这条据说在去年的战争中开始扩建,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工的道路。
这条官道,以蔡京的眼光来看,已经和内郡的江南西路的官道非常接近了。
在这岭南之地,出现了一条类似内郡官道标准的道路。
这让蔡京很是惊讶。
“章子厚,果然是有几分才干!”他在心中暗想着:“难怪官家对其那般优容!”
“吾当以其为楷模!”
在蔡京的视角,章惇能那般受宠,主要原因就是他政绩硬!
毕竟,谁都知道,当朝官家在即位前,连章惇都没见过。
即使即位后,见面次数也是寥寥无几。
同时,一开始,官家对章惇也不够重视。
章惇的待遇和圣眷,真正开始起飞,是其南征交趾大获全胜后。
所以啊,在蔡京看来,章惇完全是可以战胜的。
只要在政绩上超过章惇就行了!
而,蔡京对此有着十足的信心!
因为,他是天子近臣,圣眷本来就很深。
自元丰七年到元祐二年,他担任了超过三年的权知开封府就是明证。
如今,官家又命他接替章惇,经略广西、交州。
这就给他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
只要他能做出成绩来,至少也能得到与章惇一般的圣眷。
若是他能超越章惇的政绩……
那三年之后,当章子厚守孝回朝。
他就会发现——昔日的后辈,已穿着他的袍服,坐在了本是他的相位上!
这样想着,蔡京就招手,唤来了自己的心腹机宜文字周邦彦——这位过去的太学生,在蔡京南下的时候,受到了蔡京的邀请,如今已被蔡京辟举为官,就任了这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的机宜文字。
这个职位,虽然官阶很低,却是经略使的心腹,掌管着幕府的机要。
历来,都是非亲信不用。
周邦彦能得到这个职位,可见蔡京对其的信任。
“恩相!”周邦彦骑着马,来到蔡京面前,拱手问道:“有何吩咐”
“高防御那边,可有回复”蔡京问道。
“回禀恩相,一个时辰前,得到高防御的回信,言称相公既要巡察治下各地,抚慰军民,他自当在广源州恭候相公!”
蔡京点头嗯了一声,道:“那便回信高防御,就说本官巡视廉、钦等州后,还要再察右江诸地,预计要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方能抵达广源州!”
他对高遵惠,不肯跟着他的屁股,一起去廉州,心里多少有些意见。
可人家是皇亲国戚,他也无可奈何。
只能是暗戳戳的告诉对方——你要是在广源州等我,那就有得等喽!
你想等,那就等吧!
……
三日后。
广源州的安抚司官邸。
高遵惠接到了蔡京的信,他看完就笑了:“这个蔡元长,心胸竟这般狭隘!”
“罢了罢了!”
“老夫亲自到廉州去与之相会吧!”
说着,他就命人去通知,与他一起来到了这广源州的交趾王太弟、国相、崇贤候李太德。
李太德得令后,立刻带着人,开始准备出发。
他可是很急着去拜见那位新来的经略相公!
无他——交趾国今年在南方与占城国决战了一次。
战争的结果是——占城大败,其国王仅以身免,交趾军队更是一度兵围占城王都。
然而,真腊人却在此时,在另外一个方向,发起了对交趾的袭扰,威胁到了李太德的后路,加之升龙府里的哥哥李乾德,在知道了真腊出兵后,居然派人,暗中和真腊勾结,想要与真腊里应外合,将他消灭在外面。
李太德无奈,只能带着俘获的占城人口,缴获的寺庙金银财物,以及从占城各地仓储、村庄中抢掠的粮食撤军。
李太德回到升龙府,立刻就展开了大清洗。
一大批不满他的交趾文臣、贵族,都被他砍了脑壳。
在这个情况下,李太德对李乾德这个哥哥的不满,已经攀升到了顶点。
是誓要杀之!
可,李乾德毕竟是君!
以臣弑君,以弟杀兄,这是南朝大忌!
在没有确定南朝态度前,他若贸然行事,都可能再次召来南朝大兵。
所以,他在肃清了升龙府后,甚至都不敢去苛责李乾德,就怕李乾德想不开寻死,给南朝借口。
此外,现在的交趾,他所控制的体系。
在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完全依靠与南朝的贡米贸易以及把真腊、占城奴隶卖到交州甘蔗园而维系的军事劫掠集团。
不止是军费来自南朝。
就连他能横扫占城、真腊的坚甲强弩,也都是从南朝买的。
等于说,他就是一个买办代理人!
虽然他不懂也不知道买办为何物。
但,客观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现实,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一个标准的买办代理人。
在这种情况下,南朝新任的广西经略安抚使,对他来说就是爹!
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结好此人,并取得其支持。
不然,对方只要稍微一掐脖子,他就得窒息。
所以,对李太德来说,蔡京在哪里,他就会去哪里!蔡京叫他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
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因为,他在实际上是被包养的,没有独立人格的买办代理人!
于是,过去的一年多,他所控制的交趾朝廷,按时按量,不打半点折扣的,完成了贡米条约所规定的贡米义务。
整整两百万石稻米,被运抵交州。
作为代价,去年到今年,交趾各地,饿死的农民,多达数万!
而李太德对此,熟视无睹,毫无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