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依旧(289)(2/2)
“兔子买来的?”曾卫军好奇地问。
“山上抓来的。”一个男人回道。
“不要钱?”李萍问。
另外一个男人笑了起来,“抓的时候不要钱。喏,”男人向村口戴红袖章的老头那边努了一下嘴,“出来的时候要付钱。五十块钱一个。”
“挺贵的。十只就要五百。”(原“满贵”为口语化表达,改为更规范的“挺贵”)
“还好啦!是野生的,很难抓的。卤好的要八十块一只呢!”
曾卫军扯了一下李萍的衣服袖子,“走啦!不贵的!网上刚满月的兔崽子也要三十块钱呢。”
一条大河从村子通过。河水冲着石头发出哗哗的响声。
过了河上面的小桥,一幢七间四层楼房顶上立着石门村的三个大字特别醒目。中间的大门口,一边是石门村党支部的牌子。另一边是石门村委会的牌子。旁边还有一个石门村互助合作社的牌子。右手边是三间门店,橱窗搪瓷盘里摆着卤好的兔子肉、兔子头和兔子肉做成的肉松。里面一男两女正在把卤兔子肉包装打包。角落里整排码着包装好的纸箱子。
一个胖胖的六十多岁的女人用指头敲了敲橱窗的玻璃,问:“卤好的兔子多少钱一个?”(补充“的”字,使“橱窗”与“玻璃”搭配更准确)
“八十。”男人停下手里的活走过来。
“能不能便宜一点?”
“没价钱的。”
“多买几个。”
“买十个一百个也是一样的。”
“做生意怎么这么死板?”
“大妈,我个人的倒是无所谓。我们是合作社,集体的,少几块了账不好算。您先尝尝,和野兔子肉没区别呢!不好吃不要钱。”
男人把一盘分割好的兔子肉端到女人面前。
女人用竹签挑了一块,放在嘴里嚼了起来。
“兔子肉质蛋白高、脂肪低,含多种必需营养素,易消化吸收,特别适合年纪大的人吃。”男人在一边说,“我们这里都是野生的,吃草长大的,没有异味。”
“嗯嗯!”女人口齿不清地说,“买两只。”
“好咧!”男人把两只卤兔子装进袋子,“您拍短视频吗?您如果拍短视频,
“弄不来……”
女人付了钱走了。
曾卫军从隔壁卖兔皮帽子、围巾和褥子的窗口踱过来问,“你们村长在吗?”(原“出”改为“从”,“渡”改为“踱”,表行走动作)
“应该在办公室吧?”男人说,“我带你去。”
男人带路走在前面。
在二楼村长办公室门前敲了敲敞开的门,“村长,有人找!”
曾卫军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小兵。二叔家的老三,家里唯一的高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