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得知真相,朱棣懵了; 凭一人之(2/2)
边上的韩成,看到朱棣的这些操作,一时间暗呼好家伙。
接下来,朱棣再次开口请求朱元璋抽他一顿,让他心里好受些。
朱标向朱棣解释。
若是一般人,立下于谦这等功劳,尾巴早就翘到天上去了,可于谦却依旧这样谦虚,丝毫不居功自傲。
是今天父皇从韩成这里,得知了你一个后世子孙做出来的事,被气昏了过去。
在此之前,于谦请朱祁钰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
这让朱棣别提多幽怨了。
“除此之外,还举荐人才,调兵遣将,进行紧张而又妥善的安排。
而边上的朱标,在见到了朱元璋抽出来的这一鞭,所蕴含的速度和力度之后,悬起来的心放下来了很多。
这不对啊!
大明遭遇了立国之后,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
一鞭子下去,朱棣背上的衣服,就破了一道口子。
摊上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子孙,真它娘的令人憋闷!
在后来的京师保卫战中,石亨指挥有方,英勇作战,战果显著。
完全想不明白是咋回事。
比如原大同副将石亨,在土木堡之战中战败,单骑逃回,被贬官下狱。
依次进行筹划部署……
朱祁镇打出来的,那一系列的辉煌的战果,传到京师,朝野震动。
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看到底是走还是留。
从这里就能看出于谦的眼光。
然后欣喜不已,有种长松一口气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皇帝还那样的听话。
并没有因为之前被气昏迷,而出现什么严重的不良后果。
我看父皇气的实在太狠,想要揍你后面做皇帝的那个子孙辈,又够不到。
“父皇!您打的好!
燕王朱棣这个时候,算是被彻底的整懵了。
不愧是能力挽狂澜的人,真有魄力!!
后面,甚至于还直接用身子给自己挡鞭子。
用那样的手段,对付允熥他们就够过分的了,怎么还能做出更为过分的事?
按照父皇的生气程度,以及大哥的反应来看,自己这一次不挨上个七八十鞭子不算完。
一人,力压重多言南迁者。
这……该不会是父皇觉得鞭子打着不过瘾,改换狼牙棒了吧?
一念及此,朱棣的目光忍不住缩了缩。
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
朱元璋又是势大力沉的一鞭子,抽了下去。
朱棣刚趴在世上,朱元璋抬手一鞭子,就狠狠的抽在了朱棣的身上。
又担心各路救援京师的兵马,截断他的后路,只得不甘退兵……”
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人都赞同于谦,于是朝廷这才决定固守京师。
当然,这个于谦并不是世代为郭家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
“于谦是钱塘县人,永乐十九年中进士。
无比丝滑。
朱标在听了朱棣这话后,也是不由的一愣,但马上就反应过来了。
别人被揍了,都是想着怎么让自己少挨揍。
同时,还用名将指挥京城的火器部队、骑兵部队和镇守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关口。
这于谦真的对他的脾气!
可结果竟然不是!
这让朱元璋心中是真的好奇。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整军备战,明军士气变得不一样。
当时的孙太后,以及监国的朱祁钰都是摇摆不定。
而是在未来上做的非常不错,将大明的疆域给打到最大的朱棣,未来的永乐帝!
是朱祁镇那鳖孙玩意的太爷爷。
根本不用多问,自己挨打的原因,朱棣就已经自己琢磨明白了。
只是……朱棣有一点去想不明白。
也先在这里,先以送回朱祁镇为名进行谈判,没有得逞之后,又开始战斗……结果,五日夜时间都没有拿下京师。
“好!!”
免得将父皇气出一个好歹出来。”
不是因为自己做出来了混账事,那为什么要抽自己?
父皇还下了那样的狠手?
听到这话,朱元璋这些人都是面露欣赏赞叹之色。
很多人都被吓到了。
“好!”
朱棣虽然处在无尽的懵逼之中,可来自于的骨子里的敬畏,还是令他条件反射一般的趴在了地上,丝毫的犹豫都没有。
这样一主动求打,被朱标复述了一遍事情,给气的再次想要揍人的朱元璋,反而不忍心抽朱棣了。
一想到自己在后来,竟然变成了这幅样子,朱棣就很痛恨自己的。
于是众将士知道,必定要死战,都不敢不用命!”
可是,到底什么事情,能比动用那样的手段,对付大哥骨血更为混账?
“老四,快些起来吧,地上凉。”
真的是想不明白!
但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朱棣此时是坚信,自己在后来做了天怒人怨,混账不已的混账事。
并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
知道大哥绝对不会有其他的心思,也绝对不会故意使坏让父皇揍自己。
朱棣这次倒没有拒绝,顺从的从地上站起身。
“老四,你误会了!这次和上次的事情不一样!
不是因为你在未来,做出了什么不可饶恕的混账事才打你!”
土木堡之战发生的时候,于谦以兵部左侍郎的身份,留在京师主持兵部诸多事务。
听到朱元璋问起正事,朱棣也忙竖起耳朵。
朱棣望着朱标询问,满心都是不解。
可这一次,是大哥派人将自己喊入皇宫挨揍的。
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朱祁镇的这一番强势操作,给人带来的杀伤力有多大!
可结果,朱棣不主动求打还好。
但这种欣喜,只不过是持续了短短的一瞬间。
所以朱元璋只是抽了五鞭子就停手了。
边上观战的韩成,听到朱棣这话,都不由的愣了愣。
您真是我爹!
要不是这是自己的爹,就朱棣这脾气,指不定就得爆发出来,将这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家伙给揍上一顿!
就没有见过这样拧巴的人!
“韩成,你给咱说说,在如此危急存亡的关头,站出来力挽狂澜,让我大明避免矬宋命运的人是谁?”
总觉得这玩意回到大明,不是好事。
不久之前,还在燕王府徐妙云那里,将话说的铿锵有力,表示自己非常皮实,非常抗揍的朱棣,忍不住闷哼一声,只觉得格外的痛苦。
这怎么才刚刚开始,父皇就停下了?
不然的话,父皇不会在解决了龙江宝船厂的问题,还有水师问题,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狠揍自己。
您再抽几鞭子!
朱棣摆摆手,让朱标不用在这事情上多说。
而且刚一过来,大哥还非常贴心的,给父皇送上了鞭子。
“老四,你先起来,起来之后我再与你说。”
这就是永乐大帝的风采吗?
果然无敌!
而朱棣听了朱标的话,心道将朱高炽那胖小子,弄过来揍上一顿儿也不是不行。
他同样是好奇不已,在朱祁镇那个丢人现眼的玩意,做出了那等事情之后,还有什么人,能站出来力挽狂澜!
“于谦!”
只是,这屋子里面的人,一个是父皇,一个是大哥,另外一个是自己的妹夫,还是自己打赌打输了的人,这三个,自己是哪个都惹不起。
他望着朱元璋,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就干脆利落的转身趴在了地上,等着朱元璋抽他。
当着众多朝臣的面,直接对朱祁钰道,言南迁者皆可斩!
于谦坚决推辞:四郊多保垒,是卿大夫的耻辱,怎么敢求取赏赐功劳?”
朱标向朱棣解释。
直逼京师。
朱标朱棣二人也是连连点头,觉得他们父皇说的非常对。
还被于谦等人将牌给废了,心中极为恼怒。
这声大骂,骂出之后,双目喷火的朱棣身子晃了晃,两眼往上一翻,人就过去了。
至于被气的昏倒,那更加不会。
原本他还以为,做出这事情的人是进行监国的、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
宣德年间的时候,曾随宣德皇帝,前去讨伐的汉王朱高煦。
这肯定是今天父皇和大哥,再次找韩成,询问关于未来的事。
鞭子都不会用,将会亲自操刀,将其给片了!!
可眼前挨打的这个,终究不是朱祁镇。
哪怕是他们这等人,将自己带入到于谦的角色之中去,都觉得异常棘手。
这么多年下来,他对大哥是真的很相信。
当下就询问大哥朱标,想要看看是哪个废物子孙,都做出了什么事情,竟如此优秀?
他不仅仅没有收兵固守,反而还调遣诸将,让他们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主动迎接也先!
于谦把兵部诸事,交给了侍郎吴宁,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
自己都没有办法原谅自己!”
然后又是掐人中,等一系列的操作,将朱棣给弄醒。
“大哥,你别扶我,让父皇狠狠的抽我。
原来并不是自己在未来,做出了不可饶恕的混账事!
谁能想到,你我父子二人这样英雄,后面竟然出现这样丢人现眼的后代!
最为关键的是,这样丢人现眼的玩意,还当了皇帝!
太他娘的丢人了!”
使其更加适应,防御作战的需要……
然后想要对朱棣竖起大拇指,点个赞。
这要是上狼牙棒了,可真遭不住!
神情激动。
而是被韩成这个已经非常有经验的妹夫,给伸手扶住。
能凭借一己之力,将朱元璋,这个洪武大帝,以及朱棣这个永乐大帝,这两位大明历史上最强的帝王,都给整昏迷过去,这朱祁镇也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京师乃是国之根本,此等情况下不退走,尚有一战之力,一旦南迁,万事皆休。
于谦还改革了军制,把传统的三大营,改为十个团营。
朱元璋对文臣没有什么好感,但现在,对于谦这样一个文臣,他是真的喜欢!
依照他对自己父皇的了解,这事情不是不可能!
正这样想着的时候,朱标却弯腰过来搀扶他。
“老四,事情是这样。
这才抽了几鞭子啊!
“啪!”
能将父皇还有大哥二人给刺激成这个样子?
想不明白!
朱标向朱棣,讲述起了朱祁镇的操作。
这份危机,可不仅仅是人心惶惶,损兵折将。
“大哥,到底是哪个龟孙做出来的混账事,竟然能把父皇气成那样?”
昏迷之中的朱棣,刚刚清醒,想想朱祁镇做的那些事,就被气的差点又一次昏迷过去。
江北,京师所属各府的运粮军,立即奔赴顺天府。
既然自己打不起别人,那就让父皇将自己抽一顿好了。
没想到永乐大帝还有这癖好,竟然主动趴在地上,请求别人鞭挞。
边上的韩成,见到此景嘴角抽了抽。
为自己着想。
大明能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个于谦,真的是上天眷顾!
“也先原本觉得,可以迅速拿下京师,结果却万万没想到,竟会是这样……
虽然没有打别人解气,那至少心里面,还是要好受一些的。
朱元璋又是猛的一拍大腿,出声称赞。
于谦不同意:为什么要向敌人示弱,使敌人更加轻视我?
朱棣闻言,也是不由一愣。
又想起韩成曾经说过的,朱祁镇还有一个,叫做踹门天子的称号,再想想于谦的所作作为。
心里不禁为于谦担忧起来。
这样的念头升起之后,朱元璋又迅速摇摇头,让自己不要瞎想
于谦这样忠于大明的人,谁舍得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