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 第553章 苦肉连环

第553章 苦肉连环(2/2)

目录

袁尚心中气不过,凭什么只能你来烧我,不能我去烧你?

如今韩当已经诈降成功,文聘还可以在周瑜的剧本下,佯攻去追。

那袁尚何不让这周瑜眼中的“佯攻剧本”,变成袁尚对吴军水寨的火攻之法?!把原史中黄盖诈降曹操之后火烧赤壁的桥段反向用在你周郎身上?!

但是难就难在这个季节和这个风向!

时值夏季!这大江上基本都是东南风和南风!

也就是说,风从南往北刮,袁军在江北,吴军在江南。此时袁军用火攻在东南风的影响下,是烧自己!

袁尚不禁在想,这要是冬天多好啊!北风占据主导,风从江北往江南刮,放把火就能把吴军水寨烧了。

不过万事皆有例外,原史中诸葛亮借东南风火烧赤壁,不就是在冬季吗?

天气运转,总有反向风的时节。冬天也有东南风,夏季也总有刮北风的时候!

所以袁尚需要一个天气预报!

当时袁尚想到这里,自己“噗嗤”笑了,弄得自己身边的黄月英一脸蒙圈,自己的夫君思考着就忽然笑了。

袁尚暗忖,这三国时代哪来的天气预报啊!还中央电视台呢!

不过忽然袁尚灵光一现!

三国时代也有天气预报啊!!

只不过这项技能只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罢了!

原史中诸葛亮不就是能预测天气吗?他有一个《卦气七十二候图》,成图于商周时期的周文王,将节气、周天、三百六十日分类别之,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成时,四时成岁。将一年之中的节气更迭,万物衰荣,一一道明!

何时虹藏不现?

何时雷始收声?

何时土润溽署?

何时雾霾蒸腾?

如此只需谙熟于胸,融汇于心,运用得当,便可以预测天气,再被诸葛亮运用到兵法之中,可胜于百万雄兵!

这段话是诸葛亮“论兵”中的“可见之兵和不可见之兵”中的“不可见之兵”!

而原史中,诸葛亮也是通过这个《卦气七十二候图》多次预测天气,再通过天时气候找到相应的作战方式,从而攻破敌军!

最初火烧新野城时,诸葛亮算准那天有狂风天气,果然魏军遭遇狂风天气,营帐军旗皆不能立,因此曹仁才率军进入没有探明情况的新野城中规避极端天气。结果诸葛亮在城中早有埋伏,一把火借着狂风烧得曹军溃不成军。

后来诸葛亮又草船借箭,也是算准那一日夜间有大雾,曹军不敢轻易出兵到江面作战,因此只能射箭。这才有草船借箭。

再后来,诸葛亮七星台借东风,装模作样了三天三夜,还不是他提前用《卦气七十二候图》算准了哪天将会有东南风起罢了。

诸葛亮有这么大的战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能判断和预测天气!

而诸葛亮并非无师自通,诸葛亮是有老师的!而且不止一位!

诸葛亮乃是司马徽的弟子,但同时又曾求学于黄承彦和庞德公这几位荆襄大家。部分后世文献,还有《三国演义》的衍生解读,称黄承彦对诸葛亮有学问指导,例如批改文章、传授兵法等(如八卦阵可能与其相关)。据传正是因为黄承彦在诸葛亮向他求学期间发现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这才把女儿黄月英嫁给诸葛亮!

而黄承彦也并绝非一般人,原史中,诸葛亮在陆逊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后,在夷陵用八阵图困住了陆逊,差点导致陆逊在八阵图内无法辨别方向,东吴十万大军差点困死饿死在阵中。

结果这个节骨眼,黄承彦入阵,驾轻就熟的把陆逊和吴军就给领出了八阵图!陆逊与吴军纷纷下跪,道谢,东吴从此欠下黄承彦一个大人情。即便后来占据了荆州,也不曾对黄氏一族有所侵犯。

袁尚当时看着黄月英就在想,自己的岳父黄承彦懂不懂这个《卦气七十二候图》呢?

于是袁尚就问黄月英可否知道《卦气七十二候图》以及预测天气之法?

黄月英说的确知道有《卦气七十二候图》,但是她并不喜欢研究这些,她偏向于钻研机巧学,但是她的父亲黄承彦十分精通,早年间还有一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也在父亲门下求学,研究《卦气七十二候图》呢!

袁尚闻言心中大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随后说道:“快请天气预报来!哦不,快请我的岳父,你的父亲大人来赤壁军营省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