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东汉不三国 > 第679章 刘袁谈判 商议献城

第679章 刘袁谈判 商议献城(1/2)

目录

在豫章郡城之中,雷薄和李丰整日忧心忡忡,翘首以盼着庐江郡那边的消息。尽管二人被敌军两面夹击,但好在他们及时收缩兵力,凭借着豫章郡城坚固的防御工事,倒也能勉强坚守,支撑至今。

这段时间里,二人茶不思饭不想,满心满眼都是来自庐江郡的消息,每日都要向斥候询问无数次。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后,他们先迎来了杨弘的密信,紧接着,袁术的军令也到了。

雷薄和李丰迫不及待地拆开杨弘的密信,只见上面写道,如今他已在庐江郡安排妥当一切,万事俱备,只等他们安全撤回。信中还特别提及,要雷薄与李丰按照之前的约定,将豫章郡拱手让给刘繇、刘表的联军。

二人又打开袁术的军令,军令上的内容就简单直接多了,没有过多的安排,只是明确要求他们即刻带领大部队撤退回庐江。

雷薄和李丰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闪过一抹如释重负的释然。袁术的军令轻飘飘地落在案几上,上头竟没有半句斥责之语,这一细节足以表明,杨弘在主公面前已然为他们说上了话。丢失城池这般大罪,看来是不会再被追究,压在二人心头多日的巨石终于落了地。

“总算是松了口气,”雷薄抬手抹了把额头细密的汗珠,语气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多亏了杨弘先生,不然咱们这次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李丰微微点头,目光落在那军令上,神色凝重:“可别高兴太早,接下来怎么落实杨弘先生的后续计划,才是关键。”

二人随即陷入商议,眉头紧锁,神色专注。要应对孙策这边猛烈的进攻,可绝非易事。孙策麾下兵马精锐,攻势凌厉,稍有不慎,便可能全军覆没。

“咱们得想法子牵制住孙策,让他摸不清咱们的意图。”李丰沉思片刻,率先开口,“分出一部分兵力,在城东佯装集结,做出要主动出击的假象,引开孙策的主力。”

雷薄摩挲着下巴,略作思忖后接话道:“此计可行,但还得留些后手。再派一支轻骑,埋伏在城南,若是孙策识破咱们的佯装,也好及时应对。”

解决了应对孙策进攻的问题,接下来便是棘手的让城之事。既要悄无声息地将豫章郡城让给刘繇、刘表的军队,又不能让孙策察觉分毫,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两方势力的联合攻击。

“不如在夜间,趁着孙策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城东,打开城北门,悄悄放刘繇、刘表的军队进来。”雷薄提出想法,眼神里透着谨慎。

李丰却面露犹豫:“这样风险太大,万一被孙策的斥候发现,咱们腹背受敌,可就麻烦了。我看,先派人暗中与刘繇、刘表的军队联络,约定好行动时间和暗号,再行事更为稳妥。”

一番讨论后,二人终于有了初步计划。然而,大部队撤离又是个难题。粮草辎重的搬运、士兵的调度安排,都需要精心策划,稍有混乱,便可能延误撤离时机,甚至陷入绝境。

“让老弱病残和粮草先行,由精锐部队断后。”李丰皱着眉,语气坚定,“务必保证撤离路线的畅通,不能有丝毫闪失。”

雷薄重重地点头,长舒一口气:“事不宜迟,咱们这就着手准备,希望一切顺利。”说罢,二人便起身,各自奔赴岗位,一场紧张而秘密的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在豫章郡城的夜色掩护下,两名身形矫健的士兵,背着行囊,牵着马匹,悄悄溜出了侧门。他们是雷薄和李丰精心挑选的使者,肩负着决定军队命运的重要使命。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紧张又坚定的神色,二人不敢有丝毫懈怠,翻身上马,朝着刘繇与黄祖联军的营地疾驰而去。一路上,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他们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时刻防备着孙策军队的斥候。

当使者抵达联军营地时,天刚破晓。营地门口的守卫立刻将长枪一横,厉声喝道:“站住!什么人?”使者赶忙下马,双手抱拳道:“我等乃袁术麾下雷薄、李丰将军派来的使者,有要事求见刘繇将军和黄祖将军。”守卫们面面相觑,随后一人匆匆跑入营地通报。

片刻后,使者被带进了中军大帐。帐内,刘繇和黄祖高坐主位,两旁站着蒯良、许绍等谋士。二人看到使者进来,眼中满是诧异。刘繇微微皱眉,打量着使者,率先开口:“你们袁术军一向龟缩城内,今日派使者前来,所为何事?”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审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