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无尽破限,我在高武天道酬勤 > 第651章 不立万道,何以镇万古?

第651章 不立万道,何以镇万古?(2/2)

目录

生灭气息,可以看做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规则。

执掌生死,执掌毁灭与重生。

暗嗜母树那些诡异的规则手段,其实都是恶意与生灭气息的结合。

陈言肉身之上开始浮现出一缕缕不朽意志。

陈言让意志神躯推演破境,不代表陈言自身就无法再度生成意志之力。

陈言自已,才是一切之本源。

上古战宫内。

白发老人看的惊疑不定。

陈言的意志之力相比于之前,更加强大了。

令自身的意志神躯脱体,依旧可以施展如此磅礴的意志之力。

可见,二阶领域战到底带给陈言何等收获。

有了不朽意志,陈言想死都难。

“真是作弊。”

仙裙女子一下子没忍住开口了。

太作弊了。

不朽意志到现在以来的所有表现都太过强大了一些。

镇压敌人意志,甚至可以摧毁认知。

噬灭恶意,还可以修复自身。

如果一个纯横炼武者对付意志武者。

或许连拳头都抬不起来,直接被镇压意志,生不出一丝战斗意志了。

这样的话。

你修炼的再强大又有什么用呢?

肉身是一种力量。

意志,又何尝不是?

横炼之主心里,亦是一样的想法。

如果陈言早诞生万年,如今的天下是不是已经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要知道,当年母神神魂离开人间。

白厄古神欲要吞噬梵倪古神。

两尊古神大战,天昏地暗,两败俱伤。

人族,是从中施展阴谋,算计,才胜利的。

那是古神自已出现了问题,不是人族太过强大。

但,那也是两尊古神最孱弱的时候。

如果那个时候,意志之主诞生。

是不是直接可以灭杀孱弱期的古神?

人族也不用遭受这万年以来的恶意折磨。

横炼之主不由得再度回想多年。

那一战,多惨烈?

亿万人死亡。

大地已经不再是大地,而是尸山血海。

他的妻子、兄弟全部死了。

一切都在崩灭。

他的心,也早已在一次次的面临死亡后,变了。

一次次的战斗,令横炼之主诞生,令横炼之主成了如今的样子。

也就在这时。

白发老人还在回忆当年,下一刻却是双眸爆闪,直接怒喝一声:

“你在干什么?!”

他暴怒了。

一如当日,陈言融合了真元法相与真龙法相时一样。

当时的他有多生气。

如今的他就有十倍以上的愤怒。

因为,陈言竟是在气血一道自身宇宙重生之时,在尝试让气血一道的自身宇宙和横炼一道的自身宇宙融合。

只见。

咔咔咔!!!

此刻,陈言浑身上下血肉碎裂,伴随着劲力与气血碰撞,血液飞溅而出。

陈言在融合自身宇宙。

与熔炼真元法相以及真龙法相时一模一样。

陈言在规则之外,开始融合。

创境诞生自身宇宙,这是武道的规则。

但创境在自身宇宙破灭后,再度重塑,却不是原有的武道规则。

而超脱规则,便是陈言的主宰之地。

陈言要在气血一道自身宇宙重生之时,令其融合进入横炼一道的自身宇宙。

陈言知道自已的行为无疑是在作死。

可是他已经做到过了。

他已经做到过创境之时,重生自身宇宙。

也做到过气血与劲力的融合。

既然两者都做过了。

那为何不能融合气血与横炼两道的自身宇宙。

一旦融合。

那陈言的体内,不再有横炼一道,也不再有气血一道。

他的肉身能力会彻底结合在一起。

陈言与冰意,此后便永远的是一体。

咔咔咔!!!

此刻。

横炼一道的自身宇宙与正诞生的气血一道自身宇宙碰撞,容纳。

自身宇宙与自身宇宙碰撞的刹那,一缕漆黑的真武之力浮现。

那是陈言融合了真元法相与真龙法相后所诞生的一缕真武之力。

真武。

气血是运转肉身,诞生出的能量。

横炼,亦是运转肉身,所诞生的能量。

那两者,何必要区分开来?

横炼与气血结合,肉身之真谛融为一体,方为真武!

陈言双眸碎裂,血光迸溅,但金光爆闪。

他要以已经诞生的真武之力作为粘合剂,彻底将横炼一道与气血一道的自身宇宙融合在一起。

轰轰轰!!!

一道道恐怖的爆鸣声自陈言体内响彻起来。

连带着陈言的气息都在不断爆炸。

咔!咔!咔!

骨骼爆鸣声化作远古雷音。

陈言的血肉、窍穴、脉络全部开始迸射雷光与劲力。

一股股毁灭的气息在陈言的身上诞生。

横炼一道自身宇宙内。

一座座星系坍缩,爆炸,毁灭。

一切都在毁灭。

陈言开始动用生灭气息,依旧无法压制这一股毁灭的力量。

嗡!!!

不朽意志爆发,开始修复陈言肉身,修复自身宇宙。

但上一瞬修复,下一瞬又会爆炸。

上古战宫内,白发老人眼底绽放冷意,一言不发。

气血一道有什么资格与横炼一道融合?

他用了那么久,才证明气血一道是错的。

他用了那么久,才告诉天下,他才是真理。

他灭杀了气血一道,他灭杀了自已的儿子。

他是对的!

即使他被仇恨。

横炼,是他的骄傲,是他的一切。

但陈言却是在尝试用他最鄙夷之物与他最骄傲之物融合。

他眸光绝傲无比,就看着陈言这么作死。

耳畔却是听到那青年平静之中却蕴含着威严的声音。

“不立万道,何以镇万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