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真小说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232章 酒中六友,深藏不露

第232章 酒中六友,深藏不露(1/2)

目录

第232章酒中六友,深藏不露

两日后。

东方红霞满天,彰示着今日的好天气。

程心瞻端坐在阳台之上,领着两个童儿,面朝东方,摄食紫气。

等到时辰一过,紫气渐消,金芒盛放,三人也就吐气收功,缓缓睁开了眼。

“老爷,你看!”

炤璃指着南边的雪山,雪山银色的山头此刻已经被日光照的金黄,熠熠生辉。

尤其是罡风依旧鼓吹冰雪,不过此刻不再呈现白龙旗状,反而像是在风中跃动的鎏金火焰。

眼前的景象不禁让他想起,多年前自己曾在长江江心仰望夔门,那座赤甲山在日出时分同样是这般的流光溢彩,仿佛火炬。

而两山恰巧分立在巴蜀的东西两地,相隔五千里不止,不过在大日光辉的照耀下,却又呈现出同样的景致来,真叫人感叹自然造化。

程心瞻心中有感,便挽来身侧的一叶芭蕉,按到膝上,拿出符笔,迎着朝阳,就在这碧纸上落笔:

「余来燕徊三日,天放晴,遂晨起于阳台摄紫,见日照金山,仿佛鎏金贴黄,又有风卷琼屑作火焰。

见此,忽忆赤甲山朝霞如沸,其状竟与此同。彼处波光涌岸,此处雪浪摩天,地隔五千里,俱承大日真火而焕赤金异彩。

噫吁!天工炉鼎何其妙也!阳火炼赤甲为丹砂,煅白山作金精。两山遥峙,一吐江涛,一纳冰雪。同沐天火而做一色,此间玄机,岂非周天炁海本出一源乎」

程心瞻收起符笔,看着芭蕉叶上的字迹颇为满意。

“且收着吧,纳入西康篇,也算是开了个头,地书大名还未想好,小名就暂称为《蕉叶集》。”

炤璃应了一声,上前几步,截下了芭蕉叶,小心收好。

程心瞻起身,远眺东方,那里山影重重,而且因为靠东方,所以雪山很少,只有就近的几座,再远些就是连绵青帐。

而就在燕徊山的正对面,千里之外的地方,有一座山,山如天柱,高耸入云,摩天碍日,巍峨磅礴。

那里灵光四射,剑气冲霄,遁光如虹,即便是相隔千里,但那座山依旧是肉眼可见的璀璨夺目。

“老爷,那就是峨眉山吗”

白龙问。

程心瞻面容凝重,再不见闲适恬静,他缓缓点头,沉声道,

“是,那就是峨眉。”

几千年过去,有人推崇峨眉,有人厌恶峨眉,但峨眉始终不为外界的风雨动摇,依旧是日复一日的扩张着。

时至今日,峨眉总坛屹立不倒,愈发耀眼,在巴蜀境内更是分坛无数,乃至整片神州西南,莫不要看峨眉的脸色。

“任重而道远。”

程心瞻说。

两个童子默默点头,没有说话。

忽的,程心瞻心生感应,望向南侧,那里有一个人影飞来。

人影飞近,原来是醰白散人。

“云来!”

醰白散人呼喊着,落到阳台上。

“云来,今日我等几个老酒友聚会,兄长特意让我来请你,想请你一同品酒论道,不知你可有闲情”

程心瞻此时也早已收起了凝重沉思的神情,再次变得云淡风轻,他闻言略有犹豫,问道,

“这,人多吗小聚是好,可贫道就怕太热闹。”

醰白散人摇摇头,

“一共六人,加你才七个,都是熟识的酒友,没有外人。”

于是程心瞻放心了,便道,

“酩酊有心了,如此便可去得。”

醰白闻言一笑,展手道,

“请。”

程心瞻点点头,随即又回头看向白龙、炤璃,吩咐道,

“童儿在家修行。”

“是,老爷。”

两个童儿应着。

“老爷,您要去赴酒宴,得把葫芦带上。”

炤璃把葫芦递过来。

程心瞻一拍额头,道了声是,随即接过葫芦,跟着醰白散人御风而去。

————

宴会就在燕徊山南北正中、山顶雪线稍微靠下一点的地方,这里是一片篁林。

醰白散人领着程心瞻落在篁林外,篁林本是清幽地,但此刻,却有谈笑声传出来。

“看来,宾客们大都到了。”

醰白散人说。

两人进了篁林,程心瞻见这里面绿草如茵,细密如织,既有亭台水榭,也有竹篷草庐,既有黄菊矮松,也有流觞曲水,心道此处确实是一方休闲雅地。

醰白散人领着程心瞻往里走,便见不远处的草地上摆着许多造型古拙的石桌石凳,石桌上瓜果美酒摆的满满当当,石凳上也已经坐不少人了。

“云来到了!”

酩酊散人就在人群中,见程心瞻来了,便起身相迎,其他人也纷纷起身。

程心瞻拱手入场,嘴上说着幸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