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全新的机遇(1/2)
“王总,部委那边正式的把我们设备采购申请给驳回来了。”
“他们建议我们重新调整设备采购方案,在国内能够采购的设备,优先使用国产设备。”
赵东方作为微电子联合公司的总工程师,这一次牵头负责新工厂的生产线采购事宜。
眼看着国内的经济形势变好,不少厂家的设备采购都获得了批准。
他还以为这一次终于有机会上马新产线了。
没想到又被打回来了。
这种事情,他肯定要赶紧跟王宏贵汇报。
“我们采购的可是生产3微米制程芯片的成套设备中的几种关键设备。”
“这些设备国内有厂家能够生产”
“就像是光刻机,国内的厂家生产的那都是只能给到低端玩具上面使用的垃圾芯片用的产品。”
“难不成让我们去采购”
王宏贵很是不爽的怼了一句。
他现在非常的不爽。
昨天他就已经看到新闻了,岭南半导体那边投资修建新的工厂。
虽然没有说新工厂到底是实现了什么技术突破,但是考虑到之前对方就已经领先了微电子联合公司。
这一次的局面,肯定是不容乐观的。
偏偏在这个关头,上级又把他们公司的采购申请给否决了。
这是什么意思
还让不让人干活了
“王总,上级那边是建议我们去深城工业设备产业园那边找相关的厂家考察一下。”
“据说岭南半导体的新工厂,大部份的设备都是在这个产业园里头生产的。”
赵东方这么一说,王宏贵的眉头立马皱了起来,“光刻机也是那里生产的吗”
对于芯片加工设备来说,技术难度最大的就是光刻机。
如果这个产品搞不定,那么其他的产品就算是搞定了,意义也不是那么的大。
“据说是的!”
虽然赵东方对这个情况也还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想着上级怎么也没有理由欺骗自己。
特别是岭南半导体的新工厂奠基仪式刚刚进行,这个消息不应该是假的才对。
毕竟是真是假,后面很容易核实的。
“深城那边的工业设备产业园,当初是围绕着南山设备以及宝马汽车集团的发展修建的。”
“之前听说南山设备在研发光刻机等半导体生产设备,难不成已经取得了技术突破”
沉思了片刻之后,王宏贵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只有这种情况,才能解释现在的局面。
“我还不是很确定,但是我觉得可以考虑去南山设备考察一下。”
“只要跟他们的人沟通清楚了,基本上工业设备产业园里头的情况,也就摸清楚了。”
“如果南山设备真的可以生产出我们需要的光刻机等产品,那么从它们那边采购也不是不能考虑。”
赵东方自然是知道南山设备背后站着的是谁。
他虽然不喜欢岭南半导体,但是也不会跟自己的前途过不去。
国内能够生产的情况下,他还坚持要从国外采购,指不定组织上就要安排人去调查他了。
“你先跟对方联系一下,把我们的想法和需求提一下,看看对方的反应再说。”
“如果他们真的可以生产,那我们就过去考察交流。”
王宏贵感觉浑身都不舒服,但是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至少这一次他们的设备采购,应该是真的有戏了。
……
“张总,岭南半导体又投资了一座新工厂。”
“但是我找阿斯麦、佳能和尼康都打听了一圈,没有听说最近岭南半导体有找他们采购光刻机。”
台积电这几年一直都高度重视岭南半导体的情况。
到现在为止,全世界就只有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两家厂家是有做芯片代工业务。
可以说,他们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特别是在英特尔的cpu代工业务争取上面,岭南半导体已经抢了台积电的订单。
这是让曾凡尘非常不爽的。
“现在国际上的光刻机,基本上都是被它们三家给占据了。”
“美利坚那边的厂家,慢慢的已经成为二级供应商,给阿斯麦等厂家供应一部分零部件。”
“岭南半导体不从这三家厂家采购光刻机,那能从哪里采购”
张中某放下了手中的文件,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有小道消息说这一次岭南半导体的新产线,包括光刻机在内,大部分都是自己生产的。”
“这样子的话,那就说明南山设备已经突破了光刻机的限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作为高度关注岭南半导体的人,曾凡尘自然是知道南山设备的不少情况。
甚至之前就有传闻南山设备在自己研发光刻机,但是因为一直都没有产品出来,所以大家都不是特别的重视。
现在就不一样了。
如果南山设备真的搞出来了光刻机,意义就很不一样了。
“光刻机的生产难度是非常高的,阿斯麦那边也是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并且依靠飞利浦以及一系列的供应商,才在光刻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最终成为可以跟佳能和尼康平起平坐的厂家。”
“大陆那边的光刻机水平,之前是非常落后的。”
“现在南山设备那么快就能取得突破的话,有点不正常啊。”
张中某完全无法理解南山设备能够搞定光刻机这个信息。
在他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可能南山设备那边生产的是比较落后的光刻机,比如只能生产5微米制程的芯片的光刻机。”
“因为我留意了一下,这一次岭南半导体那边新工厂投产的新闻,没有任何一条是提到了新工厂的技术水平可以达到多少微米制程。”
“按照正常的理解,如果有新的突破的话,岭南半导体那边肯定会不断的宣传。”
“甚至就是能够做到1.5微米制程,他们也不会一点都不宣传。”
“可是现在偏偏没有任何这方面的信息,这就有点异常了。”
曾凡尘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说的这种可能性,也算是比较接近事实了。
“就算是5微米制程的光刻机,那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