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年轻的军卒渴望建立功勋(1/2)
第638章年轻的军卒渴望建立功勋
外面冷风微微吹荡,人来人往嘈杂不绝,
但屋内却始终保持着安静。
只有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弥漫。
安静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刻钟,
陆云逸将手中布匹缝好之后,才抬头看了过去。
见张怀安还在盯着自己,他笑了起来:
“你父亲说的没错,
你们这些新军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战场的真实模样。”
张怀安呼吸一滞,连忙说道:
“大人,卑职见过战场的样子。”
“什么时候经历过”
“跟随父亲去湖广平叛,那时卑职是军中参谋,做地图测绘之事。”张怀安回答道。
陆云逸点了点头,说道:
“见过不代表经历过,
真正在战场上,脑袋空空能行动自如的都是精锐,
若还能保持理智思绪,那就是军官,仅仅是看并不代表经历过。”
陆云逸将手中布匹放下,也走到一旁添了杯茶,问道:
“对战场的感觉如何”
张怀安面露思索,过了许久他摇了摇头:
“大人,卑职实话实说,卑职并没有什么感觉,
只觉得叛军太弱了,
而且
就连己方军卒也有些蠢笨。”
对此,陆云逸只是一笑:
“是不是觉得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与进攻方向,
军卒们偏偏看不到,
就在那防守严密的地方硬碰硬地厮杀”
张怀安眼睛略有睁大,连连点头:
“就是这种感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你在外看的是整个战场,
当你置身于战场中时,眼前只有砍杀与鲜血,
还有那残肢断臂,以及倒地哀嚎不止的敌军与友军。”
“本将第一次亲临战场厮杀,
只有一个感觉,吵,太吵了。
说话都听不清楚,只能随波逐流地往前冲,
紧紧地跟同袍贴在一起,希望对敌时能有一些援手帮助。”
陆云逸一边说一边笑,他忽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那次对敌还不是北元的正规军,
而是一些被北元驱赶到庆州的流寇,我等奉命去击敌。
在这之前,我也十分期盼着上战场杀敌,
想着自己是运筹帷幄的大将军,
但自那之后,我就觉得战场能不上就不上,那不是个好地方。
毕竟,在战场的洪流中,你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只能随波逐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一箭射死。”
张怀安听了,面露诧异,在陆云逸身上来回打量。
他十分佩服眼前的这位大人,就算是以往的辉煌战绩放着不谈,
来到大宁城后的诸多布置也让他目瞪口呆。
军中有文书专门给他们这些军官讲政令的初衷以及目的,
从来到大宁城后,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几乎没有出什么差错,
情形也如预料中那般,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张怀安不是自满之人,
他知道若是自己来办这事,一定是无头苍蝇。
可就是这等运筹帷幄之人,居然说不想上战场
简直荒谬!
若他有这等本事,天天打仗!
“大人,战场上真的那般恐怖”
张怀安想到了自己父亲,他也是这么说的。
“你们没上过战场,我无法与你细说。
你麾下想要去打仗的都是新卒吧老卒如何”陆云逸笑着问道。
张怀安露出思索,
想到了平日交谈时,那些老卒默不作声的模样,
便说道:
“大人说的没错,想去打仗的都是新卒,
老卒几乎不怎么说话。”
“老卒经历过战场,知道那不是个好去处,
只有你们啊,天不怕地不怕。”
张怀安脸色来回变换,
思来想去,还是想要出去打一仗。
前些日子对敌那些朵颜部的精锐,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大人,敌军来到大宁,
就是想要纵马草原,为国戍边,
现在仗也没得打,看着那些草原人作威作福,倒是让人十分憋屈。”张怀安说道。
陆云逸端起茶杯回到书桌后坐下,开始在文书中翻找。
很快,一本淡蓝色的文书就被递了过去:
“看看吧,白松部位于北方五百里之外,
就算是从庆州入草原,还要走至少两百里。
其部中人数过万,青壮应当有三千余,战马也有不少,
是北元朝廷崩灭之后,新迁来的大部,
与大宁一些权贵有勾结,手中铁器应当也有不少。
按你的估量,想要绞杀这等部落,需要多少兵马”
“这”
张怀安看着文书上那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
一时间觉得头晕目眩,头大如斗。
“不着急,将文书拿回去慢慢看,做出你的作战计划。
从粮草统筹到运粮、练兵、出兵、交战、善后等等一系列都要有所预案。
做完之后交给黑鹰查看,
什么时候拿出完备且成熟的作战计划后,
你就出兵,去看看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
陆云逸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
“你爹将你交给我,不是让你去做一个寻常冲杀的将军,
你要做统帅,要做将领。
而为将者,军中事务从上到下都要烂熟于心。
若是让你去背去记就太枯燥乏味了,
不如亲自操持一场战事,这样来得彻底。
对了,将韩俊彦、曹楷、王鼎,这些你在京中的小伙伴都叫去,
一并钻研,人多力量大嘛。”
张怀安看着手中文书,
感觉自己像是背负了一座大山,一股浓郁的压力袭来!
他不是害怕打仗,而是脑袋空空如也,不知该如何入手。
他嘴唇干涩,声音有些沙哑:
“大人,敢问卑职该从何处入手”
“入手”陆云逸一呆,忽然笑了起来:
“看看,爬都还没钻研明白,就想要跑,这样是不行的。”
张怀安脸色一红,
凭借一腔热血固然可以冲劲十足,
但在具体的问题面前,仅凭冲劲还不够。
“这样,上次对敌朵颜三卫是武福六与张玉操持,
一干文书在经历司存放,你去调用,
就从粮草如何筹措开始看,开始钻研,
照搬照抄总是有方向吧。”
“是!”
张怀安面露喜色,
在他看来有文书照着抄,方略制定总是简单一些。
见他志气满满的模样,陆云逸满意的点了点头:
“士气不错,不过本将还是要提醒你,
最开始制定方略目标不用那么长远。
他们能凭借四千兵击垮数倍于己的敌军,
你是万万做不到的。
你的目标是以两倍兵马击垮白松部的三千青壮,什么时候拿出让黑鹰满意的方略,你们就算入门了。”
“是!”
话虽这么说,但张怀安心中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决定回去后一定好好钻研,拿出一个技惊四座的方略!
“行了,快回去研究吧,这段日子别给都司找麻烦。”
“是,属下告退!”
离开衙房的张怀安一眼就看到了冲上来的韩俊彦。
他是东平侯韩勋的儿子,
如今在军中做百户,粮仓处的伏击他也参与其中,
现在对于杀敌立功,亦是蠢蠢欲动。
“怎么样大人答应了吗”韩俊彦急切地问道。
张怀安攥紧拳头:
“城北的白松部你知道吗一个新来的万人大部。”
韩俊彦摇了摇头:“不知道啊。”
张怀安满腹气势与激荡一下子没了一半,重重地叹了口气:
“大人让咱们制定方略,
一旦有让刘将军满意的方略,我等就可以出兵了。”
“我们制定方略”
韩俊彦愣在当场,转念就是一阵狂喜,激动得浑身颤栗:
“真的吗”
作为勋贵子弟,他太清楚这意味什么了
——重点培养!重点栽培!
通常大的对外战事都是五军都督府几位都督以及军候共同制定,
就算是小的战事,如平叛那等也需要都指挥使等一众卫所主官参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