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真小说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692章 雨果奖(二合一)

第692章 雨果奖(二合一)(1/2)

目录

“那孩子已拂去风霜,

为他揽星辰,带他回故乡,

月亮月亮,嘿!月亮”

一曲唱罢,彝族儿童们齐刷刷地走到舞台前方,深深一鞠躬。

“布拉沃(barvo)!”

“啪啪啪!”

掌声此起彼伏,喝彩声不绝于耳。

声音之大,几乎要把整个礼堂的屋顶都要掀翻了。

谷健芬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作为《玉盘》的作曲人,心潮澎湃的同时,不自觉地昂起下巴。

王朦、章光年、李尧堂等人代表着文化部、作协、文联等部门出席,此时也鼓着掌。

“小谷啊,你这首曲子做得好。”

“巴老,这其实不完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谷健芬把头功归于作词的方言,“他当时找到我,请我为世界科幻大会写一首开幕式主题曲,而且还点名要求是科幻宇宙背景的儿童合唱,这可把我给难住了,想了好几天也没有半点头绪,最后还是他照着歌词,给我哼了一遍调,我才能做出《玉盘》这样不同于我以往任何风格的作品!”

“这就叫‘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马识途感慨道:“这词写得好,这曲做得好,这个小朋友唱得也是极好的!”

“而且这名儿取得也不赖,玉盘,玉落盘中,即是‘国’啊。”

章光年脸上的褶子都乐成了幸福的沟壑。

“另一个名字也极好,像屈原的《问天》一样,问月。”

王朦忍不住吟诵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月可是照耀中华上下五千年啊。”

李尧堂很是赞同,拿出手帕,揩去眼角溢出的些许泪,刚刚清脆烂漫的童音,裹挟着阵阵激昂的鼓声,每一下都仿佛落在自己的心头和泪腺上,一种莫名而沉甸甸的历史感让他控制不住地泪流。

“这小子啊,真的是在这次世界科幻大会安排不少意想不到的新样!”

马识途笑得合不拢嘴。

“也不知道之后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惊喜。”

王朦说,等开幕式结束以后,一定要逮住方言,好好地盘问一番。

说话间,第一排的众人回头一望,就见第二排的方言,正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人相谈甚欢。

“方,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旋律的儿童合唱。”

阿西莫夫不禁好奇道,“为什么我在听到鼓声时,总觉得会有一股磅礴的力量从身体里涌出”

海因莱因、贾森爱泼斯坦他们也投来问询的目光,眼神里仿佛在说,“俺也一样!”

方言解释说,谷健芬为了给《玉盘》谱曲,不但研究了川蜀地区的祭祀乐章,而且在设计鼓点的时候,特意结合了战歌的谱曲规律,所以整首歌在充满仪式感、神圣感之外,还特别地有力量感。

“原来如此。”

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一副受教的样子。

“其实,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历史长河中,都对自然和日月充满着原始信仰和崇拜。”

方言道:“比如凯尔特人的德鲁伊教、日耳曼人的北欧神话、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史诗,当然,华夏也不例外,日月见证着华夏历史更迭,见证人类从远古到现代的漫漫历史。”

“我们华夏人从一开始用拜月祭祀,来崇拜日月,到用诗词歌赋的文学来借月亮抒发情感。”

“从遥远到靠近,从神秘到揭开面纱,月亮散射的银光一直照亮我们从石器时代、奴隶时代、封建时代、近代时期,一路走到新世纪的现在,正如我们仰头凝望月球,有时候会想的是古人的月光,有时候会是历史的流转,是文明的传承,是未来的理想,是宇宙的奥秘……”

朱菻、龚樰、迈克他们静静地听着,再回味起刚才的合唱,竟生到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至于加入的战鼓声,就相当于是火箭升空的震动,我们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方言语气认真道:“这鼓声,就是探月登月的决心,宇宙探索的雄心,以及深空征程的野心。”

“说的真的是太棒了!”

海因莱因拍手称快。

“方,听了你的讲解以后,我恨不得现在就能再听一遍《玉盘》。”

贾森爱泼斯坦说出了在场大部分的心声。

阿西莫夫补充了一句:“不知道《玉盘》这首歌会不会出黑胶唱片、音乐磁带或者是专辑”

“这个我也并非没有考虑过。”

方言说,自己正打算跟川蜀当地的音像出版社合作,再录制一遍彝族儿童们所唱的《玉盘》。

“等出了磁带以后,一定要给我寄一份!”

阿西莫夫笑了笑,“最好是中文版和英文版两个版本,各来一份!”

见众人眼里充满期待之色,方言一一地答应了下来。

《玉盘》节目之后,杨潇请川蜀的领导上台致辞,因为需要实时翻译,所以演讲的内容并不长。

巴拉巴拉了一会儿,就在热烈的掌声中,宣布世界科幻大会正式开幕!

开幕式圆满地画上了个句号,台下的观众们化成一股股人流,朝着不同的出口散场离开。

各个出口都安排了志愿者,既负责维护各个区域的秩序,也承担着每个展区的讲解工作。

不少嘉宾、旅客、媒体,以及科幻杂志的编辑,聚集在代表着华夏科学技术的科普展览前。

克隆鱼、杂交水稻、青蒿素、银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燕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也有一部份,专门来到供所有人临时歇脚的休息区域,迫不及待地翻阅《科幻世界》特刊,基本上都是冲着方言的《黑客帝国》而来,但很快地注意力就被华夏其他科幻作家的小说所吸引。

阿西莫夫、海因莱因、贾森爱泼斯坦等人,也在其列。

方言则被王朦喊了过去,此刻正“乖巧”地站在李尧堂、章光年、马识途等大佬的面前。

“你这歌词写得好,好就好在把华夏对月的感情写得非常饱满又形象。”

“嘿嘿,您满意就好。”

方言咧嘴发笑。

“我觉得《问月》完全可以作为春晚的一个节目。”

王朦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在场众人的一致同意,而且是宜早不宜迟,就定在1989年的春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