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造船匠的战争(1/2)
第399章造船匠的战争
夜深了,炽热的太阳藏进了黑暗的深处,皎洁的明月高高挂在天边,像是一面镜子。
海洋与地面的降温速率不同,这便有了压力差,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在庞大建筑群的大街小巷间穿梭。
在夜幕的笼罩下,这座建筑群像是沉睡在北非海岸的巨兽,均匀而有力地呼吸着。
这是位于迦太基城东部的罗马军械库,东罗马帝国在几十年前仿照威尼斯军械库所建造的大型海军兵工厂,在这几十年间,这座军械库提供了东罗马帝国超过一半的海军舰船,培养出超过四分之三的海军人才,像是一座母巢,孕育着铺天盖地而无穷无尽的虫群,从地中海到黑海,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甚至从沿海直插内陆。
罗马军械库的核心是航海学校,迦太基海军造船厂和新成立的军舰研究总局,前者是海军军官的摇篮,后两者则负责钻研和建造最新式的大国兵器,成为东罗马帝国最锋利的爪和牙。
东罗马帝国重视海军,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不争事实,帝国政府消耗在海军上的金钱常年超过军费总额的五分之二,陆军对此愤愤不平,但他们也十分清楚,如果没有海洋上的霸权,皇帝压根凑不齐足够的金钱来给他们发薪水,没有足够的金钱来为他们升级装备。
1478年的罗马军械库在规模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目标,演变为一个坐拥数千人口的小城镇,这里的居民不种地,不捕鱼,他们依靠着军械库而生存,已经成为了军械库的一部分。
深沉的夜幕中,曼斯雷蒂骑着牡马,缓缓向造船厂走去,斑白的头发被月光染成银色,布满皱纹的脸上尽是沧桑之色。
黑暗下的军械库显得宁静而安详,只有造船厂里点着明亮的灯火,敲敲打打的声音响彻在暗夜之中。
战争状态下,海军造船厂是不会停工的,工人们三班倒,高级工程师就更别想睡上一个好觉。
戒备森严的哨兵们自然认得曼斯雷蒂,他们向曼斯雷蒂鞠躬敬礼,曼斯雷蒂也和善地点点头,翻身下马,步行向前。
轻车熟路地绕过一幢幢建筑,曼斯雷蒂来到了大船坞,他静静地看着热火朝天的工人和工匠,静静地看着一艘艘未完工的舰船以极快的速度逐渐成型。
自从迦太基海军造船厂建立以来,曼斯雷蒂便一直主持着造船厂的大小事务,相比于镇子上的宅邸,他更喜欢待在这里,仿佛这座充斥着焦油气味和铆钉声响的船坞才是他的家园。
海浪轻轻地拍打在橡胶制成的挡板上,一座坞间的工人们欢呼起来,一艘形态特殊的舰船顺着涂满油料的滚木滑向大海,稳稳停下,溅起一阵浪。
“诺托斯级内河近海巡防舰,第三艘标准舰船,“摆渡者卡戎”号,第一次下水实验成功!”
一个年轻而沉稳的声音响了起来,随即又是一阵叫好声。
““摆渡者卡戎”将于五天后在两艘卡拉维尔帆船的护卫下抵达法马古斯塔港,明天还会进行多次实验,后天加装舰炮,时间很紧,诸位继续努力!”
年轻的声音继续鼓励着。
“算算日子,前两艘诺托斯应该已经抵达塞浦路斯了,想一想,你们今天所建造的军舰将在日后大杀四方,护卫帝国的疆土,驱逐异教的猪猡,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
“记住,每一艘功勋战舰的甲板上,不止有水手们的血,还有我们的汗!”
“是!”
工人们大声吼着,有些人跑去海边记录参数,有些人继续敲打,制造着“摆渡者卡戎”尚未加装的炮架。
诺托斯级内河近海巡防舰是迦太基造船厂专为亚热带河流打造的内河战舰,船底低平,船舷高耸,侧舷加装船桨,最前方是包裹着金属的坚硬撞角,船艏和船尾均有一座半弧形炮楼,可以向四面八方开火,一艘标准型“诺托斯”可以搭载二十门中型舰炮。
这种内河战舰本来是为尼罗河航运而设计,在第二次大土耳其战争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沿着河流,打垮占据奇里乞亚平原的拉马赞贝伊国。
诺托斯级的早期设计思路来自于威尼斯人的图纸,综合了威尼斯造船师对加莱桨帆船的一些改进意见,属于一种特殊的“加莱赛战船”。
得到命令后,曼斯雷蒂召集舰船设计师们,不眠不休一个星期,在威尼斯人的图纸上进行了一些改良,削弱了诺托斯级的海战能力,提高了针对内河航行的适应性,强壮的桨手足以在风向不佳时提供逆流而上的动力,流线型的船身和优良的机动性足以让舰船在曲折蜿蜒的河流上航行,四个沉重船锚能够让它在水流湍急时牢牢钉在原地,船身上还罩着石防火布——这是来自新色雷斯的矿产资源。
这是一种专为地中海沿岸的亚热带河流打造的舰船,这些河流没有北方河流的结冰期,但却有明显的雨旱两季之分,无论是北非的尼罗河还是奇里乞亚的塞伊汉河与杰伊汉河,均是如此。
诺托斯级并不庞大,满载排水量近三百吨,迦太基海军造船厂直接将两艘小型盖伦船的工程停了下来,耗费两个月的时间,用它们的原材料建造了首舰“南风之神”和次舰“大西庇阿”,同时开启了三号舰与四号舰的生产。
曼斯雷蒂走向年轻的工程师,从背后拍了拍他的肩。
“干的不错,拉扎罗斯。”
“老师您来了”
拉扎罗斯回过头,有些惊讶地看向曼斯雷蒂。
“您今天不休息了”
“唉,还是放心不下。”
曼斯雷蒂叹了口气。
“再说,我家的那个小子整天吵闹,我实在烦得不行,出来走走。”
说完这些,曼斯雷蒂看了看忙忙碌碌而井然有序的工人们。
“我没有看错你,你已经有独立统筹一间造船厂的能力了。”
曼斯雷蒂的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我看了你交上来的报告,很不错,尤其是数据和图纸,非常清楚明白。”
“不愧在尼科西亚大学的数学系进修了两年,你对数字和几何的敏感度很厉害。”
“以后,造船业肯定会往标准化和模块化发展,你肯定会有一席之地。”
“多谢老师栽培!”
见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拉扎罗斯连连鞠躬,随即又抬起头来。
“不知我上次的申请……”
曼斯雷蒂笑了笑,从口袋中掏出一份文件,严肃起来。
“拉扎罗斯贝尔加斯,生于1450年的君士坦丁堡,一级公民,君士坦丁堡大学工程系毕业,拥有雷格蒙塔努斯国立尼科西亚大学的两年制数学系学士学位证。”
“由于此人在迦太基造船厂的卓越贡献和优异天赋,以伊萨克皇帝之名,任命其为威尼斯军械库的首任总管,主持威尼斯军械库的复工。”
曼斯雷蒂念着任命书,拉扎罗斯的眼神越来越亮。
“祝贺你,我最得意的弟子,从今天起,你和我平级了。”
曼斯雷蒂把任命书递给拉扎罗斯,用拳头锤了锤他的胸口。
“以后,包括诺托斯级在内的南方内河舰船的生产线均会迁移到威尼斯军械库,那里的条件更好。”
“据我所知,塞尔维亚大公曼努埃尔正在筹划巴尔干大运河的建造工程,到时候,内河舰船的重要性会更高,你的才能会有用武之地的。”
拉扎罗斯郑重地接过任命书,重重点头。
“老师,我会把这几艘诺托斯全部造完,不会半途而废。”
“嗯,要是你直接赶着去当官上任,我会看不起你。”
曼斯雷蒂笑了笑。
“等这次任务完成,你可以把几个诺托斯船坞的工人也带走,他们将成为威尼斯军械库的中坚力量。”
“好,我会让威尼斯军械库恢复过往荣光的。”
拉扎罗斯点点头,有些犹豫地看向曼斯雷蒂。
“老师,我走了之后,您的担子又要加重了。”
“无妨,我还没有老到走不动路。”
曼斯雷蒂说着,看向黑沉沉的海洋。
“当年,这里只是一座荒村,皇帝和我耗费几十年的努力,把这里变成了全帝国最重要的造船基地,那时的我,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呢。”
“几十年下来,早就习惯了。”
“再说,也许我还能找到其他的得意弟子呢”
曼斯雷蒂冲拉扎罗斯眨眨眼,脸上的皱纹挤作一团。
两位造船匠继续聊着,曼斯雷蒂絮絮叨叨地讲述着迦太基造船厂的历史,拉扎罗斯耐心地听着这些已经听过无数遍的故事。
“我最小的那个儿子……唉,好好的造船技术不学,上学也不好好上,这次迦太基的大学生们游行请愿,他又跑过去凑热闹了。”
曼斯雷蒂重重叹着。
“我的大儿子已经远赴殖民地了,实在不想把唯一的小儿子也送上战场。”
“我答应过已故的妻子,会好好保护他,但他总是跟我吵架,我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我是皇家工匠,按道理来说,哪怕皇帝下达总征召令,我的家眷也是有豁免权的,何况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
拉扎罗斯闻言,沉默片刻,看向曼斯雷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您的小儿子是在盛世下成长起来的,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忠诚一定会超过我们。”
“或许,尊重他们的想法,会让他们更加开心呢”
拉扎罗斯笑了笑,看向天边的明月。
“前些天,迦太基大学的学生游行请愿,想组建学生兵上阵参战,没能得到许可,他们就组建了民夫队,给高原上的军团运粮食。”
“还有北非海岸那么多的庄园主,他们可都是有家有业的上层人士,但我看见,通往安纳托利亚的运输船上,庄园主的孩子们带着自家的奴隶,骆驼和粮食,高唱着军歌,投身到最艰苦的高原战场。”
“庄园主们大多都是从前跟随陛下的军事勋贵,他们沐浴皇恩,自然……”
曼斯雷蒂轻声说着。
“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这个国家对我很好,对您也很好。”
拉扎罗斯抬起眼。
“前些天,我去迦太基港清算汉萨商人运来的木材,搭载我的出租马车的车夫,她竟然是个老妇人。”
“她告诉我说,她的丈夫和三个儿子都去安纳托利亚充当民夫了,自愿的。”
“我知道突厥人的手段有多残酷,我知道他们把高原弄成了一副什么鬼样子,我知道他们的骑兵是怎么样的来去如风,我知道重要物资不能用奴隶,我知道民夫队的伤亡率有多高,她显然也知道。”
拉扎罗斯顿了顿。
“我问她,为什么允许自己家的男人全去安纳托利亚从事后勤工作,她指了指迦太基大学的法律系大楼。”
“她告诉我说,那里的学生大多都是贵族富商和大小官僚的子弟,连他们都冲在了第一线,这个国家是有希望的。”
拉扎罗斯看向曼斯雷蒂,忽然笑了。
“我的弟弟就是法律系的一员,我为他感到骄傲,我拼命建造诺托斯战船,也是想让皇帝尽快拿下奇里乞亚,尽快从卡帕多西亚绕到突厥人的背后,尽快将那些狗娘养的突厥佬埋葬在坟墓里。”
“大家都在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努力,我们是好样的,您的儿子也是好样的,我们终将胜利,满载荣耀而归。”
“正如皇帝所说,胜利的荣耀,他将与我们共享!”
曼斯雷蒂愣了愣,摇了摇头,叹口气。
离开造船厂,曼斯雷蒂重新骑上马,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环顾四周,这里的深夜静悄悄,军械库睡得很熟,航海学校的学生们结束了傍晚的训练,结束了饭后的游行和演讲,正在自己的宿舍中沉入激昂的梦乡。
“战!战!战!”
“将圣战进行到底,夺取属于罗马人的天命!”
“还我疆土,把不信上帝的猪猡们赶回沙漠!”
曼斯雷蒂默默看着主干道上的宣传标语,这来自于航海学校的学生,他们似乎被迦太基人感染了,变得好战而狂热,学生们整天畅聊着战争,甚至多次向学院提出申请,要求组成学院兵团,奔赴战场。
当然,他们都是帝国海军未来的中流砥柱,都是帝国费大价钱培养出来的人才,学院不可能真的让他们如奴隶炮灰一般冲锋在前,但还是向几支舰队要来了不少名额,允许部分成绩优异的高年级学生登舰学习。
战争标语对面的墙壁上,一副栩栩如生的板绘在月光下显得十分清晰,板绘上,一位穿着厨师服,留着山羊胡,戴着双头鹰礼帽的高瘦大叔瞪着前方,右手前指。
“约翰大叔需要你!”
板绘的正下方写着这句话,随后又是一连串的战争标语。
“圣战深陷旋涡难越高原荒漠”
“罗马需要民夫,罗马需要民船,罗马需要骆驼,罗马需要你们的帮助!”
“和学生们站在一起!去高原运送补给!”
这是迦太基大学的手笔,学生们要求参战的请愿同样没能得到许可,但他们却组建了一支民间运输队,前往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用骆驼,马车甚至是牛车为帝国大军输送补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