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 第470章 蚁蜂无人机系统

第470章 蚁蜂无人机系统(1/2)

目录

第470章蚁蜂无人机系统

深城郊外,柳河投资旗下的东宁科技有限公司的测试场里。

徐申学正在陪着一群客人观看前方的蜂群无人机的原型机。

东宁科技的负责人则是在一旁持续讲解:“我们的这一套蚁蜂无人机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一种,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可以自行决策,同时不同终端之间可以相互进行信息交互的‘群体飞行器系统’。”

“传统的小型无人机,不管是多旋翼无人机还是固定翼无人机,它们都需要后方的操作人员进行遥控,而遥控的无线电信号属于非常容易被干扰,同时小型无人机受限于设备体制,信号发射以及接受设备的功率,其直接遥控的距离是比较短的!”

“毕竟它们不可能和中大型无人机一样,可以搭载卫星通讯终端,通过卫星信号来进行远距离遥控,但是这样做也会导致非常高的通讯延迟。”

“容易被干扰,通讯距离短,同时直接遥控的话也很难容易被对方的电子侦查设备搜查出来位于后方的操作人员方位,进而让操作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这一点,我们之前进行过非常多的模拟,之前我们也开发出来了一款无人机信号定位侦查系统,可以根据无人机的通讯信号定位后方的操作人员方位,进而引导远程武器,如火炮等进行精准打击!”

“这些都是传统的无线电遥控无人机的劣势所在,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如今出现了新的技术手段,比如采用光纤遥控模式,但是光纤遥控模式的遥控距离就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针对传统的遥控无人机所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让无人机不用遥控,让它们可以自行执行任务!”

“没有遥控需求,那么自然也就避免了通讯干扰,无线电定位威胁操作员安全的,通讯距离短等诸多问题!”

“在以上基础上,我们开始了人工智能无人机项目的研发!”

“历时数年研发后,我们已经获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眼前的这套蚁蜂无人机系统就是我们的最新技术成果!”

“和传统的无人机都是单独作战不一样,我们的蚁蜂无人机系统是一种群组的作战系统!”

“整个系统的最小作战单元是由一架长机以及五架僚机组成!”

“诸位可以看到,我们的蚁蜂无人机系统里的长机和僚机,在体积上以及外观上存在明显差异,长机的体型相对更大一些,同时机体的设计上也更偏向于载荷以及续航,而不是机动性以及速度!”

“僚机的体型相对小一些,机体的设计上也更加倾向于速度以及机动性。”

徐申学随着负责人的讲解,也是仔细看着眼前的这两款无人机,和负责人说的一样,这两款无人机外观差异极大,不知道内情的人估计会直接认为这是不同的无人机系统,不会把他们当成同一套系统的。

而且这两款无人机都是属于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并不是很多人对小型无人机里认知的那样,是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负责人继续讲解道:“尽管两种无人机的机体设计以及外观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但是都采用了弹出式折迭机翼的设计,并且是采用同一套的发射架。”

说着的时候,负责人又指着一旁类似火箭弹发射架一样的装置道:“按照我们的设计,一个发射套件可以发射一组蚁蜂系统,即一架长机以及五架僚机,这六架小型无人组成一个基本的作战单位执行任务!”

“但是,这只是常规模式,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也可以采用单架次的长机或僚机执行任务,但是这样的话,缺乏长机的算力支持,单架僚机的性能会有所下降!”

“我们之所以采用长机和僚机相互结合的模式,就是为了平衡航程。载荷以及机动性还有算力问题!”

“尽管我们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算力芯片,已经反复革新了底层的核心算法,然而依旧难以在小体积的无人机上获得足够多的算力支持!”

“此外,在无人机之间进行联网进行算力组网的研究也遇到了极大困难,比如并行计算的数据量太大,对通讯模块的要求太高,现有的无线通讯模块根本无法支撑现有的人工智能无线组网计算!”

人工智能系统里的主机组网计算,这也不是新鲜事……随便拉出来一家服务器gpu阵列,那都是跨主机组网模。

但是人家是用专用网卡有线组网啊……采用的线缆数据传输量极大,不用担心数据传输速度问题……更不用担心被干扰。

而要在无人机上如果使用无线通讯组网计算,那可太难了,数据传输速度根本上不去……而就算这么一丁点的数据传输速度,也极其容易被干扰!

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并行运算的时候,海量数据彼此传输,这个时候被对方来个电子干扰,丢失了海量数据后……那还算个啥啊!

所以东宁科技的工程师们最后放弃了无人机之间的无线算力组网方案……传输速度上不去,而且太容易被干扰。

并且被干扰后,后果极为严重。

“所以我们改变了思路,尝试过单架无人机自行计算的模式,但是这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受限于体积以及载荷,供电等限制,我们很难在单架小型无人机里实现高效数据处理的同时,还维持飞机的续航以及载荷、机动能力!”

“就算能够实现,那么成本也会更高,这不符合一次性消耗使用的小型无人机的设计理念!”

“当然,在体积更大,载荷能力更强的中型无人机上,我们成功实现了这种性能取舍上的平衡,不过那是我们的另外一个在研项目‘雨燕系统’,一款中型无垂尾菱形布局的隐身ai无人攻击机,稍后我会带诸位去观看该系统!”

“而在小型无人机系统上,我们最终采取了一分为二的方案,不再强求在一架小型无人机里集成上述诸多要求,而是分开来,在一架无人机里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充当指挥长机,其他部分则是维持必要算力,维持基本的自主飞行以及执行任务的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升无人机的续航以及载荷、机动性等性能。”

“这种模式,有点类似预警机和战斗机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的系统要更加平衡一些!”

“执行任务过程中,我们的僚机会自行收集各种感知信息,然后自行处理,并维持基本的自主飞行以及执行任务的能力。”

“同时执行感知信息经过本地处理后,计算结果会通过专用的抗干扰通讯模式传输给长机,长机融合多架僚机的感知信息以及自身收集的信息后,会集中计算并分配任务。”

“任务指令会通过抗干扰无线电通讯系统传输给僚机,僚机再执行具体的任务!”

“同时我们也考虑到了复杂电磁环境下,哪怕是抗干扰通讯模式也遭到了干扰,进而导致长机和僚机失去通讯的情况。”

“因此我们的僚机也具备基本的自主执行任务的能力,但是在智能程度,信息感知等方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而长机则是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依旧具备完全作战能力,可以自行执行任务,只是长机的速度以及机动性略差,对付高敏捷目标可能力不从心,同时携带的弹药量也比较小!”

随着负责人的解说,徐申学也对眼前的这两款看似不一样的小型弹出式固定翼无人机有了比较清楚的认知。

说实话,这和他之前所期待的蜂群系统不太一样……他也没有想到研发人员竟然还搞出来了这种长机和僚机相互结合的模式。

不过他也知道,这是目前技术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这个时候,一旁有人问道:“如果受到干扰,通讯断绝的话,这种僚机还能具备多少任务执行能力”

东宁科技的负责人道:“按照我们的测试,不同模式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路径规划能力会下降到百分之七十左右,这主要体现在长距离,整个任务执行过程里的战略性路径规划下,短距离内的路径规划,也就是飞行能力并不会受到干扰,毕竟僚机本身是具备自主飞行能力的,这一点和长机没有关系!”

“目标判断以及决策上,我们预计会出现百分之九十的性能下降,这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图像、红外特征、电磁特征的目标数据分析上,这部分需要比较大的算力支持,而僚机的算力比较有限。”

“不过经过我们的实际测试,这部分的性能下降,更多的是体现在打击目标优先度选择上,有时候僚机自主打击目标的时候,其目标选择和我们的人类操控员的选择不太一致,会选择人类操控员认为的次要目标,而不是首要目标!”

“也就是说,缺乏了长机的指挥后,僚机的本地算力不足以支持分析多个目标的威胁程度以及打击顺序,并为系统提供更好优先打击决策,有时候也会出现多架僚机同时打击同一目标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