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新产品销售(2/2)
讲解结束后,姜丽悦让两名工作人员驾驶飞车进行示范。众人瞩目下,飞车在地面滑行了一段距离,然后顺利地升空,并在空中转了一圈后准确地回到了原位。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对飞车的印象大为改观。
姜丽悦走到人群中间,向大家介绍道:“小车为飞车一号,乘坐一人,挤一挤可坐两人,升空高度五十米,最快速度六十公里小时,售价二十万元。大车为飞车二号,可乘坐四人,升空高度一百五十米,最快速度二百公里小时,售价六百万。飞车只收华夏币,不受外币”。她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就爆发出了惊叹声和议论声。
她接着说:“两种车使用汽油柴油酒精作为动力源,但排放标准都达到了最高标准,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这一点让人们感到十分放心,毕竟环保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
一号飞车车身轻便,尾部平整,不用时可以立起来,节省存放空间。它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经济实惠。再也不用担心堵车、养路费过桥费等繁琐问题。
此后,飞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新选择,它不仅使用简单,而且不受道路条件限制,价格也合适。传统汽车逐渐被淘汰,飞车成为了主流交通工具。
炎黄公司的这次新闻发布会,无疑是这个时空的一次重大事件。两个新交通工具的推出,以及陈小凡的决定,都预示着这个时空即将迎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而这场革命的结果,将深刻影响每个生活在这个时空的人。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飞车的出现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汽车和航空工业。曾经繁华的工厂变得冷冷清清,机器的轰鸣声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哀鸿遍野。
大批工人失去了他们赖以为生的工作,家庭的经济支柱瞬间崩塌,生活陷入了困境。然而,在这混乱与绝望之中,陈小凡站了出来,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试图为这个陷入困境的世界带来一丝希望。
陈小凡决定进行大招工,他将普通工人召集起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让他们从工人转变为农民。在第三空间,他为每一位愿意转型的工人分配了一块土地,并配备了两个智能机器人。这些曾经在工厂车间忙碌的双手,如今开始学习如何耕耘土地,播种希望的种子。
对于那些拥有高技术的人员,陈小凡则为他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前往火星,进行尖端技术的开发。他深知,科技的进步不能停止,而火星,这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星球,将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新战场。郑秀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被陈小凡委以重任,负责管理火星上的技术团队。
在第三空间的农田里,昔日的工人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他们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产量,如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曾经的野生环境,变成了农田和农场;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长出了丰硕的果实。
而在遥远的火星,高技术人员们在郑秀雯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断探索着新的能源技术、材料科学和太空生存方案。
在河套北岸,全新的居民楼正式开工。这座壮观的中空正六边形建筑,每边长为二十米,高四米,东西两面是平面,南北有尖角,构成了一座八层高的宏伟建筑。其北侧为十二层高的楼层,八层顶部是可开合的房顶,夏天打开通风,冬天合上保温。
这座居民楼的设计独具匠心,尽显现代化和前瞻性。其外观引人注目,内部设计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在中心部分,一个直径为二十米的空腔空间内环抱着一圈连通的阳台,每个阳台宽三米,同一楼层可以互相串门。阳台边缘设两个电梯,方便居民们上下楼。此外,楼内还设有步行楼梯,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感,并为居民们提供了更多活动空间。
八层顶部以金属骨架和铁丝网构成,并配有可卷起来的软垫,将作为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大人们可以聊天交流,甚至举办一些小型聚会活动。
整个大楼以不锈钢为骨架,工字钢方钢铁丝网和保温材料为楼板,构建高效快速的建筑。设计理念不仅确保了居民的安全,同时满足了社会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不锈钢的坚韧与耐用、工字钢的稳固与支撑以及保温材料的高效节能特质共同塑造出坚固且环保的建筑。该楼房以环保、安全、高效为主题,致力于为居民提供更舒适、更绿色的生活环境。
楼中底部设有两个蓄水池,一个盛装着干净的自来水,另一个则容纳着生活污水。两个水池中间,安置着一套高效的水处理设备,它将生活污水转化为纯净的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而这座建筑的顶部,隐藏着一座大型核电站,它以安全、高效的方式为整座楼层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不受外界限制。核电站输出的电力经过精细的电压转换,分为三种不同的电压:二百二十伏的大功率电压,适用于高能耗的电器设备;三十六伏的中功率电压,适用于普通电器;以及五伏的小功率电压,适用于便携设备和微型电器。
这座建筑不仅在设计上别具一格,更在功能上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它就像一件生动活泼的科技艺术品,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生活和环保理念的无限想象。
河套北岸的居民楼不仅是一座崭新的建筑,更像是一个全新生活方式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