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攻齐(1/2)
不只是西楚没有执行郡县制度,齐国也没有执行郡县制度。三齐大地,号称有七十余座城市,这些城市与其说是齐国治下的城邦,不如说是各自割据的据点,彼此没有统属。军队也没有统一的指挥和调度,更没有分层次的防御体系。
韩信的兵马被刘邦搜刮了一多半,攻齐的部队只有几万人,但是这几万人,韩信不觉得有什么困难,刘邦居然也相信韩信靠这几万人就能攻下齐国而不是大败于阵前。
18年前,蒙恬也是从燕国南部南下,避开正面战线,领兵长驱直入,兵锋直指临淄,齐王建不战而降。
齐国北部没有山川之险,一旦敌军从这个方向进攻,齐国就就如同案板上的刘太公一样任人宰割。
十八年过去,韩信又从这个方向挥师南下。
几万人的军队和三齐七十多座城市作战,当然困难,但是如果一座城一座城这样攻打过去,其实就没啥难度。各个击破,在每一次战斗中都是绝对优势战胜敌军。夺下一座城市,就地就可以得到补给,还可以补充兵员,韩信的部队就这样越打越大,等到历下对决田广的时候,这支部队已经大到可怕。田广率领身边人开始了逃亡。
荥阳战线还在僵持,之前韩信俘获的魏王魏豹被编入汉军的军营,参与荥阳守城战。但是拉锯一样的战斗中,汉国御史大夫周苛认为魏豹这种人反复无常,所谓“反国之王,难与共守”,让他守城令人不放心,就直接杀了他。
周苛杀魏豹,并没有得到任何处分,对投降过来的诸侯王不信任和不屑,是汉国君臣一致的态度。魏豹也罢、田广也罢、在上郡的董翳也罢,都是不值得信任的墙头草。唯一的例外就是张耳,那是因为张耳和刘邦之间的关系可以一直追溯到刘邦还没有发迹的时期,那个感情岂是后来在戏下封侯的时候点头之交的诸侯可以相比的?
之前魏豹被俘,魏豹的姬妾薄夫人被送到刘邦的帐中,得到刘邦临幸,这一年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恒。如果历史的轨迹没有发生改变,这位刘恒就会是后来文景之治的汉文帝。
无数老弱被送上战场成为血肉磨盘里的齑粉,身在军中的刘邦生活却有声有色,大时代之下,每个人的悲欢并不相同。正如在楚军中,也有无数年轻的战士死去,而项羽和姓虞的宠姬夜夜欢歌一样。
最血腥暴力的地方,也总有反差最大的声色犬马。
汉王又生了儿子的消息传到前线,韩信在军阵推进之中,也是特地寻了礼物,派人加急送到荥阳刘邦的帐前,祝贺陛下龙马精神,治国理政百忙之中不忘生儿子,实在是天下之幸。
刘邦的回信说:你写的都是什么狗屁不通的贺信,别整没用的,赶紧把齐国给老子打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