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俞大海急了(2/2)
“哥,你放心,我一定办好。”俞大海说。
第二天,俞大海便开始行动起来。他先是联系了专业的规划团队,对郑家庄西面山谷进行实地勘察和规划设计。同时,他与镇政府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商讨花生研究所建设的初步计划。在会议上,俞大海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各位,我们计划在郑家庄西面山谷建设花生研究所,这不仅能带动咱们镇的经济发展,还能提升咱们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影响力。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镇土地管理所的张明皱了皱眉头说:“俞书记,山谷那块地虽然目前闲置,但涉及到土地性质变更等问题,手续繁琐,需要和上级部门反复沟通协调。”
负责环保部门的李镇长也说道:“是啊俞书记。建设研究所还得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必须做好全面的环境评估,确保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俞大海点了点头,说道:“这些问题我都考虑到了。我们会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和上级部门对接,尽快完成土地性质变更手续。至于环境评估,我会聘请专业的环保机构,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评估。大家还有其他问题吗?”
这时,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举手说道:“俞书记,花生研究所建成后,人员往来增多,周边的基础设施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道路拓宽、水电供应加强等。”
俞大海笑着说:“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会把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争取和研究所同步推进。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个项目做好。”俞大海马不停蹄,又亲自到郑家庄,在徐和强的陪同下,与村民们面对面沟通。在徐和平家,俞大海坐在院子里,诚恳地对他说:“徐叔,我们计划在西面山谷建花生研究所,你是不是担心会影响你家农田啊?”
徐和平吸了口烟,缓缓说道:“俞书记,我们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这地要是被占了,我们以后咋办?”
俞大海笑着说:“徐叔,你放心。研究所建设会依法给予大家合理的补偿,而且项目建成后,会给村里带来很多就业机会,你家孩子说不定就能在家门口上班,不比在外打工强?”
徐和平的儿子正好在一旁,便问道:“俞书记,真有你说的那么好?那这研究所会不会污染环境啊?我们可不想生活在一个脏兮兮的地方。”
俞大海连忙解释道:“我们请了专业的环保团队做评估,会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保证不会污染环境。而且花生研究所主要是做科研,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
走访完徐和平家,俞大海又来到村民李婶家。李婶拉着俞大海的手,忧心忡忡地说:“俞书记,这项目要是搞起来,村里来的人多了,会不会不安全啊?”
俞大海拍了拍李婶的手,说道:“李婶,我们会加强村里的治安管理,增加巡逻人员。而且来的都是科研人员,素质都很高,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你就放心吧。”经过几天的走访沟通,村民们对花生研究所项目的疑虑逐渐消除,大部分村民表示愿意支持项目建设。这让俞大海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