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十万大山:1840 > 第234章 炮舰下水

第234章 炮舰下水(2/2)

目录

此时的英国海军是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强大的海军,火炮100门以上的一级战列舰接近20艘,火炮90门的二级战列舰14艘,火炮70-80门的三级战列舰45艘。

整个英国海军舰艇总数在500余艘,但此时英国人的海上霸权遍布全球,舰艇也驻扎在全球许多的基地。

英国本土、地中海以及东印度—中国基地算是驻扎海军舰艇最多的几处。东印度—中国基地大约有60余艘舰艇。

东印度公司的主力舰是被称为“东印度商船”的四级舰,有56门炮,另外就是40门炮的黑墙护卫舰,都是三桅帆船。

蒸汽轮船一般配备火炮不超过10门,一般都是护卫作用,还有进入内河攻击。

虽然新下水的炮舰在火力上不如英国海军的数量,但是在机动性上却是远远超过英国海军的帆船炮舰。

而且,新式膛线炮,无论射程和精度、烈度都远远高于老式火炮,炮身整体体积要下降许多。

为了控制炮身的重量,新式膛线炮的射程还是稍低于英军主力大炮的射程。

缺点就是炮弹的造价在这个时代要高于铸造实心铁炮弹。而且产量也不高。

为了补足这个缺点,炮舰将配备大量的火箭弹用于补充火力不足。

总体思路,是要利用机动性将毛教员的游击战精髓用在海上。

此时的文莱国,由于大基建的投资,以王都为核心的区域形成了欣欣向荣的商贸氛围。

无论是华人还是土着,向王都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王都城内的房屋租金已经开始上涨。

本来就着眼于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新南号”与王室合作开展了廉租房的投资。

王室提供土地,“新南号”投入建设资金,在王城外围建设了一批棚户,以低廉的价格租给新来的土着。

这种初期投入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但是棚户区的商铺还是可以收到一些较高的租金。

在这方面,奥马尔·阿里·赛福鼎二世还是比较清晰的,人气的集中不容易,即使不赚钱,也要把这批人安顿下来。

“新南号”此时在文莱的任何举动都牵动着王公大臣的目光,即使不赚钱的项目,也会有一些人试探跟投。

为了引导这些人参与基建投资,“新南号”又成立一家房地产公司,与几个王公大臣合股,又建了一批廉租棚户。

有了这些棚户栖身,在沿海公路、船厂这些基建项目上从事力工的苦力土着们就在王城周围生活下来。有了这些人,华人们就开始倒腾衣食住行的行当,而华人本身又需要居住和商铺,整个王城及周边开始欣欣向荣起来。

整个的源头,就在基建项目中投入的资金一大部分变成了人员工资,然后流通到市场中去。

在这种流通中,王城的税收开始增加,一步步走向自给自足的方向,减少向其他领地吸血的需求。

在这种推进人员和货物流通的条件下,部落与平原之间的交换开始增加,布匹、容器和铁器这些货物的销售量变大,部落压箱底的一些金银贵金属也流向王城,用于交换货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