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十万大山:1840 > 第235章 第二次文莱军事行动

第235章 第二次文莱军事行动(2/2)

目录

虽然将巴克定性为窝囊废,但是英军如此大的损失是不可能隐瞒不报的,也不能不报复的。巴克本人也只有通过下一次的军事行动让高层知道婆罗洲的复杂形势,才能报仇雪恨,才能为自己正名。

巴克真的不是窝囊废,而是经验丰富的海军将领,他将那些讥笑和谩骂隔离,认真做了一份军事计划书。

在这份军事计划书中,巴克提出出动一艘三级舰,四艘四级舰,两艘蒸汽轮船舰,三艘运兵舰,一艘工兵船,两艘后勤补给舰组成舰队。除去船员和水手,陆战士兵和工兵配备三千人。

到达婆罗洲后,攻占古晋城,然后在沙捞越形成后勤补给基地。再攻占纳闽岛,作为登陆文莱国的军事基地,然后再发动登陆战。

在登陆战中,利用海上灵活的优势,随机选择对方布防薄弱的登陆点,登陆后再集结进军文莱都城,与此同时,三级舰与登陆部队在海上呼应,利用高磅火炮的远射程为登陆部队掩护。

一次性出动十三艘军舰,近四千名士兵,这对东印度公司来说,是一场很大的军事行动了。这样的海上军事行动,近年来,只有在远征中国的军事行动超过这样的军事行动。

但远征中国的军事行动是英国政府发动的,东印度公司只是配合,提供了部分舰船和印度士兵,作为远征军的休息轮换基地。

对于东印度公司来说,开启这样规模的军事行动,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东婆罗洲对东印度公司乃至英国来说,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布鲁克王朝的出现,正好是个适合的角色。

就像越南在英国的眼中一样,鸡肋。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英国人已经有了印度这个庞大的基地,并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就已经形成了区域控制权。

而且,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又得到了香港这个商贸的前沿基地,对英国人来说,已经足够。

再增加一些基地扩大和稳固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也未尝不可,但是过高的代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英国的殖民政策现在已经从纯殖民转向为商贸殖民为主,不可能有太多的人口派去殖民地控制当地。

不像法国这样的国家,在东南亚和中国附近没有基地和势力范围,所以法国一直渴望在这附近开辟殖民地。

因此,英国后期放弃了殖民越南的战略转向支持法国去殖民和控制越南,这样,英国可以不费成本参与开拓越南的市场。

在成本和利益之间,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并不赞成以高成本来殖民东婆罗洲这块产出不高,人口不多的热带岛屿。

因此,巴克的军事计划在东印度公司的上层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支持。

但英国政府还是重视颜面的,也会在政治层面去考虑问题。国家实力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如果不将东婆罗洲纳入到势力范围,荷兰人的实力就会在东婆罗洲得到增长。

英国人在海上的霸权是从荷兰人、西班牙人他们手中夺过来的,自然不希望他们实力再超过自己。所以,最终英国政府的意见还是要组织对文莱国的军事行动,一方面,大英帝国的颜面不容有失。

另一方面,也要将文莱国掌握在大英帝国的手中,确保印度到婆罗洲一带海洋的控制权牢牢在英国的势力范围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