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拜访张书记,做足了功夫(1/2)
车到中途,肖逸打来电话,要我们直接去【爱尚酒店】,进城时打他电话,他同时出发,到酒店会面。
一路滔滔,十分顺利。进城时打肖逸电话,他要我们直接开到前坪即可。
车到酒店,肖逸出来接我们,他早已开好了房间,领我们上17楼。
一共两间房,我坚持要师父住一间,我和旭哥住一间。
于是,我和旭哥住1708,师父住1709。
三人入住之后,安放行李。
一会儿,师父过来了。旭哥已经泡好茶,四人坐下,聊些闲话。
我也不瞒肖逸,告诉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拜访张书记。
肖逸说:“吃了饭,我陪你们去。”
聊了一阵闲话,肖逸就领我们到宾馆二楼吃饭。
饭后,肖逸在宾馆大坪等我们,我们上楼取东西。
进了房间,我提了一个包,把那幅用大信封装着的书法作品装进公文包里。
因为这幅作品是托肖逸求来的,当时说是送给姚芷兰。
所以不能让肖逸看见。
一行人下去,两辆车往张书记家中开去。到了市工商局宿舍院子,我们一起上楼。
到了书记家,保姆开了门,她认识我,很客气地让我们进去。张书记和他夫人很客气地站在客厅中央欢迎我们。
旭哥忙把手中提着的礼品袋交给我,我二话不说,立即提到他家的储物间。
书记夫人嗔我一眼。
反正是个中国人就明白——嗔,就是说,来就来吧,提什么礼物。
这一行人中,张书记只和旭哥不太熟,我忙介绍,说这位叫李旭日,汪校长的妻侄。
旭哥忙补充:“开了个惠通商行,做点小生意。”
张书记好像记起来了,说道:“搞了个水上银滩,是你吧。”
旭哥笑道:“对对对。书记记性真好,连这种小事都记得。”
张书记手一伸,大家才入座。
保姆上茶,上水果。书记夫人也在一旁陪坐。
我说:“书记啊,您当了更大的领导,但我们仍然叫你书记,因为在我们这些人心中,您是四水人民心中永远的好书记。”
张书记笑道:“过奖了。你们叫我书记,我特别高兴,不当书记了,你们还叫,证明我们的感情永远不变嘛。”
接下来就是闲谈。
人在任上,就跟任何下属都有距离,离开了那地方,就一下变得平和起来,亲切无比。
书记说,李老呢,我刚去不久,你就退了,现在身体好吧?
师父笑道:“托书记的福,其他都好,就是一辈子用脑,再写文章就不行了。”
大家笑笑,说写文章是种费心费力的事。
书记又问肖逸最近有什么大作。
肖逸笑道:“大作没有,小作不断。搞新闻就是跑腿的。”
反正就是东拉西扯,不过张书记也放开聊,大家也没什么顾忌,气氛很好,大家举出一些实例,说张书记在四水确实做了很多让老百姓记住的实事。
这种叙谈,客人只拣好话讲,书记高兴,书记夫人更高兴,不断地叫我们吃水果。
聊得高兴处,我便说:“书记,我还有件小事向您单独汇报一下。”
书记会意,起身对其他人说:“你们坐坐。”
书记进书房,我跟了进去。保姆立即把我们的茶送了进来。出去时,顺手把门一关。
两人坐下,我从公文包里掏出信封,笑道:
“一个朋友与省书协白云溪主席要好,我托他讨了幅《岳阳楼记》送给您。”
说罢,放在地上,展开。
书记毕竟懂书法,当整张作品铺在地上时,他站在那儿左右移动,俯身观看。
文人相轻,干同一行的人,都有点看不起别人,见他没表态,我心里有点发毛。于是笑道:
“我不懂书法,但我见过你的书法作品落款为【际涯】,际涯应该就是你的专用别称吧?”
书记点点头,说:“你非常用心。既叫别称,又叫【字号】。比如李白,又号青莲居士。”
我也练书记,其实我懂。自己懂,让别人教一教,这不叫虚伪,叫让人开心。
我说:“对对对。您的【字号】就在这一行。”
他点点头,高兴地说:“到底是复旦毕业的,就是这一行,也就是这个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