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急报震长安(2/2)
刘武周!降了
“速速把晋阳急报拿上来!”
李渊回过神,迫不及待的说道,脸色十分着急,以至于都不顾礼仪,不等杨侑先看,而是接过急报直接打开看起来。
“刘武周降了”
“你们听到没有,刘武周派遣使臣祈降!”
文武百官依旧处于懵逼之中,面面相觑。
前一秒整个大殿内的人,都还在头疼如何让突厥退兵,如何应付突厥与刘武周对离石郡的虎视眈眈,结果突然就听到,刘武周降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带着心中的疑惑,裴寂、刘文静、窦抗、窦琮、李建成等人,不由得纷纷好奇的看向大殿上的李渊。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李渊看着书信中的内容,神情由激动变为凝重,最后更是有些忧虑之色,并且,李渊并没有打算公布消息之意。
这让文武百官都满心好奇晋阳到底发生何事。
李建成、窦抗、窦琮等人如此,李世民更是好奇得心痒痒,看着父亲,内心十分迫切想知道,伏子厚眼下在晋阳如何,晋阳到底发生什么事,为何刘武周会以四郡要地来投。
“丞相,能否给朕一观”
杨侑也察觉到,李渊不想公示晋阳的消息,于是想了想,开口对着李渊问道。
“陛下……”
李渊听到身后杨侑的话,眉头微皱。
可看着大殿下的文武百官,那么多双眼睛看着自己这里,李渊虽有不满,可碍于身份,只能双手把书信交给杨侑。
“陛下,此消息,关乎社稷安稳,还请陛下勿要传出去!”
李渊拱手对着杨侑说道,看似请求,实则话语里,尽是若隐若现的威胁。
然而李渊的话,方才落下,看到内容一脸震惊的杨侑,看到最后,更是瞳孔一缩,满脸震惊。
“伏子厚让刘武周,杀了始毕可汗之子!”
杨侑失声惊骇道。
这绝非杨侑故意说出口,毕竟杨侑也害怕李渊,一切都是因为看到急报里的内容,实在太过于骇人听闻,根本没有心思留意李渊的话。
“什么杀始毕可汗之子这岂不是彻底得罪突厥”
“是啊!突厥控弦数十万大军,若是南下,怕是社稷难保啊!太原加上刘武周的兵马也不过堪堪几万,就算加上关中兵马,怕也挡不住突厥数十万大军!”
大殿内,文武百官听到杨侑失神脱口而出的话,瞬间喧嚣起来,议论之声传遍大殿,一个个官员全都神情慌张的看向彼此,连声交谈起来。
李建成、裴寂、刘文静、窦琮等人也终于明白,雁门到底发生何事!
想到这里。
众人的脸色既是震惊,又是不安、恐慌。
昔日突厥忌惮关中、洛阳兵马,这才不敢贸然南下,然而如今关中大军,早已经前往洛阳,与李密厮杀,死伤掺重,以关中、河东、哪怕是加上洛阳的兵马,怕也根本抵挡不住突厥数十万大军南下屠杀。
望着大殿上杨侑手里的书信,想到面对控弦数十万大军的突厥大军,众人此时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就是那伏子厚怎敢啊
伏子厚怎敢杀始毕可汗之子
他疯了吗
就算有刘武周的兵马,加上太原守军,也绝不可能是突厥大军的对手,甚至挡都挡不住,突厥定会浩浩荡荡南下,一路南下屠杀。
“陛下!”
大殿上,李渊一脸铁青的看向杨侑。
杨侑看着李渊的脸色,这才回过神,有些害怕的看向李渊,杨侑看得出李渊是真的已经动怒。
“是朕的错!”
杨侑不得不认错道,小心翼翼的把晋阳书信,还给李渊。
此刻杨侑有些后悔没管住自己的嘴巴,害怕李渊会当场废了自己,不过对比晋阳发生的事情,不日突厥数十万大军就会南下关中,杨侑心中又不免看向李渊。
杨侑倒要看看,李渊要怎么办!
“陛下,太原留守伏子厚,不顾朝廷,撕毁盟约,致使我朝廷与突厥交恶,还请陛下诏令,擒伏子厚送至长安,以平息突厥怒火!”
李渊眼神满是威胁的看向杨侑,努力压抑着心中怒火,然而不等开口,就听到身后大殿内,传来官员的声音。
李渊转过头,随后就看到大殿内,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出来。
“还请擒伏子厚,平息突厥怒火!”
“还请擒伏子厚,平息突厥怒火!!!!”
起初都是隋朝驻守长安的旧臣站出来,然而人一多,越来越多害怕的官员,也纷纷跟着站出来。
在这些官员眼里,事因伏子厚而起,那就用伏子厚去平息突厥可汗的怒火,以此保全长安。
“陛下,绝不可如此!”
李世民见状,向来少有开口的李世民,此刻毫不犹豫起身,走到前方,当着众人。
“陛下,大丞相!突厥帮助刘武周掣肘晋阳在前,已有毁约之实,伏子厚不仅保卫离石郡、太原郡,还让刘武周归降,得四郡之地,若因杀突厥可汗之子,便要惩治伏将军!势必会让所有将士心寒!日后再无忠心效力朝廷之人,还请陛下、大丞相三思!”
李世民抬手行礼道。
“臣附议!”
“臣附议!!”
李纲、刘文静、崔民幹、李仲文等人纷纷站出来。
裴寂、窦抗、窦琮、萧瑀、崔民幹等人,全都看向那些谏言的官员。
想要让李渊杀伏子厚,平息突厥怒火!
这些官员何不让李渊放弃相位,摒弃所有兵马,归降突厥可汗
想到这里。
所有人,纷纷也都起身,赞同李世民的话,就连李建成也是如此。
一瞬间。
那些站出来的那些隋朝旧臣还好,毕竟他们可不管什么伏子厚死活,伏子厚在北方惹下滔天大货,他们可不想因伏子厚而陪葬。
而那些被李渊提拔上来的官员,以及与李建成要好的官员,此刻一个个则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好像为自己惹下大祸!
…………………………
武威郡。
一身褴褛的伏念、磊靖,坐在一辆满是货物、木箱的木拖车上。
看到姑臧县的城门,夫妇二人双眼一红。
没多久。
看着城门下,盘查的守卒,前方的马车缓缓停下,一个衣着光鲜亮丽的商贾,走下马车,来到夫妇二人眼里。
“到姑臧县了!你们二人可别忘记答应我的话,若是戏耍于我,就算是在姑臧县,也保不住你们二人的性命!”
商贾对着伏念、磊靖说道。
“大人放心!大人放心!我们夫妇二人,定会予以大人厚报!”
伏念连忙点头。
“好!那你们进城去吧!”
商贾说完转过头,看向几个奴仆。
“你们几人,跟着他们夫妇二人进城找人,待找到人,他们二人食言,直接杀了这二人!”
商贾吩咐道。
伏念、磊靖听到商贾的话,手脚一抖,脸色满是恐惧。
可眼下夫妇二人也别无选择。
磊家因为检举唐国公李渊造反一事,都被抓入牢狱之中,幸好他们夫妇二人因为去求屈博,这才躲过一劫。
从屈博的话中,他们夫妇二人知晓,伏子厚已经得知经过,这让夫妇二人瞬间打消去晋阳的念头。
看着唐国公在长安,随时可以称帝,别说磊靖万分后悔,为何当初在磊石村不对伏家好一些,孝顺丈人、丈母、友善伏子厚,就是伏念,都悔得日夜痛哭,眼睛都快哭瞎了,一边捶地,一边不断扇自己耳光,几巴掌就将自己的脸打肿。
好在最后,伏念绝望之际,想到最后一个办法。
那便是姑臧县的外祖母!
伏念知道弟弟伏子厚,最为疼爱外祖母,只要外祖母带着自己去见弟弟子厚,帮自己劝弟弟,弟弟就算再生气,也会因为外祖母的话,而安顿自己与磊家人。
何况弟弟如今这般有出息,日后定会接父母、阿翁他们来长安居住。
有外祖母在,父母也会原谅自己。
先活下来,到时候自己再想办法孝敬外祖母,慢慢修补与弟弟、与家人的关系。
眼下望着姑臧县。
伏念、磊靖都清楚,当务之急是先见到外祖母,把子厚的事情告诉外祖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