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情难禁(2/2)
公主就道:“还差得远呢。近日因为生病,也没有再去,我怕有什么事,反而连累了她。”
德妃就道:“这话在理,你还是把身子养好了再动这些念头。大昭国的金枝玉叶,哪里需要动针动线的。你喜欢,不过是个爱好,打发时间罢了。这样已经很好了,不值当为它伤了身子。”
公主答应了,于是娘儿俩坐着说闲话。
公主就说:“好久没见三哥哥,不知他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说起来,还要恭喜他成为皇长孙呢。”
德妃就开心地笑起来,说:“就是个名头罢了,他也好久没来宫里了,前儿我打发人送了些小孩子用的物件,传来消息说用上了,小囝囝喜欢得很,我也就放心了。”
公主就叹道:“可惜我是女孩子,拘在宫里,不能到处去看。打小我就很羡慕三哥哥豪爽奔放,不受约束。他的性格在四个哥哥里是算最好玩的了。”
德妃说:“女孩子也有女孩子的好,不像男孩子总让人不放心。”
公主进一步感叹:“女孩子其实风险更大,要是嫁错郎,一辈子就完了。”
这话让德妃感同身受,她被公主一步步引着朝前走:“可不是,所以才特别谨慎。就说前段时间为公主挑驸马,真是挑花眼。好不容易相中一个,谁知公主身体又不好了,这事也黄了。说起来,我还一直遗憾着。”
公主说:“其实驸马倒不一定外部条件要多好,太祖也是马上得来的天下,平民百姓依然有出头的一天。依我看哪,如果是人品好,哪怕门弟不高,也是嫁得的。”
德妃很是赞同:“人品好是第一位的,门弟倒是其次。只不过皇家公主,享的是极致的锦衣玉食,如果嫁到小户人家,生活倒不一定适应,容易起龃龉。”
公主突然说:“娘娘,我打个比方,如果有人不嫌弃我的身体,人品端庄可靠,唯一缺陷就是出身不太好,娘娘会同意我嫁到这样的人家吗?”
德妃愣了愣,说:“我倒是无所谓,就怕你父皇不会同意。”
公主也点了点头:“父皇肯定是希望我好,如果合了我的心意,嫁过去过得很好,父皇应该也没什么理由反对吧?”
德妃并没有太在意,也许不相信公主真的会嫁给这样的人家,遂说:“陛下肯定是希望你好,但是,老丈人看女婿,也是一万个不顺眼,如果门楣是个硬伤,很大可能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公主就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叹道:“嫁一个自己中意的郎君,好难啊。”
德妃赶紧制止她:“好孩子,快不要这样想,我们女人什么时候自己做过主了?父母嫁女,总会千般考虑,肯定会为你好,但立场不同,父母过来人,更知道如何维护一个家庭。所以即使不合心意,但过着过着就顺了。谁会娶亲娶仇呢?”
公主就说:“如果我坚持要嫁一个我中意的人,娘娘会不会帮我?”
德妃终于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但仅仅只是谈话,并未成真,她就敷衍道:“我肯定会帮你的,只是要看具体的人,我现在两眼一抹黑,许什么诺都没用。”
公主笑道:“我要的就是这句话。我自小没娘,养在娘娘身边,娘娘待我像亲娘一样,自己的终身大事,想来只有求到娘娘跟前才行,别人都是隔心隔肺的。”
一句话说得德妃也红了眼,她说:“好孩子,只要不违背礼仪伦常,我都会为你作主的。”
于是公主郑重地站起来朝德妃行了个福礼,才又坐下。
德妃试探着问:“公主可是有看对眼的人了?”
公主一下子飞红了脸,说:“娘娘不要乱猜,我只是今日有感而发,没影的事。”
德妃就松了口气,说:“我也是小姑娘过来的,情窦初开的情况也有过,只是,我们大家闺秀,承载的家族责任也很重,无论如何都不能做出有伤风化的事。如果有,我也帮不了你,你可记住了?”
公主微微点了点头。
不管怎么样,今天的目的是达到了,公主也明白不宜操之过急的道理,她见好就收,委婉地向德妃告了辞,轻松明快地离开了华歆宫。
德妃看着公主出门,感慨地对自己的宫女说:“公主也大了,懂得为自己谋划了。”
宫女笑道:“娘娘要不要帮她?”
德妃浅笑了一下,说:“帮啊,对我们也没什么损失,只是看怎么帮了。”
突然想起什么,跟宫女说:“你准备一下,下午我们去一趟凤翙宫,我想着应该看看五皇子了。”
宫女应了,这时候御膳房的菜已经送了过来,请德妃用膳。德妃就问:“今儿布的什么菜?”
御膳房的人说:“今儿送来了肥美的鳜鱼,我们做的鳜鱼脍,鱼头和鱼身熬汤,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德妃喜道:“我最近口味清淡,正好食用鱼生,御膳房有心了,就摆在水廊开阔处吧,我想边看风景边用膳。”
夜晚的晴明河上,仍然灯火辉煌,一弯河水浮着油光,反射着船上的灯光,使整条河流像是一条灯河。星月疏清,人间却笑语盈盈。
二皇子一袭春衫,坐于钟萃舫的顶阁,而他对面,则是黑暗中的一条人影,看不清面容。那人沙哑着声音说话,显然声音也作了处理:“二公子的想法,与我们可谓不谋而合,但这计划并非天衣无缝,我们还需评估一二。”
二皇子有些心不在焉,说道:“此仇不报,郁闷难消,计划无非抛砖引玉,只要我们目标一致,终能讨论出一个完美计划来。”
那人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尤其天时,可能无法操之过急,望二公子理解。”
二皇子点点头,站起身来,说了一句:“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