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 章 撬了女主白月光的奶娘21(1/2)
时光如白驹过隙,短短一个月转瞬即逝,这段时日岁月静好。
这一天,当宋明远归家时,他面容被凝重之色所笼罩。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整个府邸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此时,书房里张云正坐在桌前,手持针线,缝补着宋名远的衣物。
看到宋名远走近,她赶忙起身并关切地问道:
“公子,您今日怎么看起来如此心事重重?可是在外遇到了什么棘手之事?”
宋名远微微摇了摇头,沉默片刻后,方才缓缓开口说道:
“陈娘子,过些日子你先不用来府中,我这边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听闻此言,张云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
她轻声应道:
“好,公子。虽然我并不知晓您究竟要应对何事,但还望公子能够保重身体,每日按时用膳,莫要太过劳累。”
说完,张云轻轻地福了福身,然后转身朝门外走去。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宋明远不禁愣住了。
那些关怀备至的话语仿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让他感到无比温暖和感动。
次日清晨,东方尚未泛起鱼肚白,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
宋名远与宋一、宋三三人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紧紧地裹住全身,仿佛要将自己融入这黎明前的黑暗之中,让人难以看清其全貌。
只见他们骑在马上,马蹄声急促而清脆,如疾风骤雨般向着城外疾驰而去。
不多时,便已远离城门。
当他们来到城门口时,却发现这里挤满了数百名衣衫褴褛的难民。
这些人拖家带口,艰难地前行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沿着道路望去,可以看到沿途皆是三五成群、步履蹒跚的难民,他们都是朝着京城的方向缓慢移动。
这些人皆是因江南地区遭受严重水患而被迫逃离家园的灾民。
按理说,朝廷早已下发了大量的赈灾银粮用于救济,但还是有如此众多的难民源源不断地涌向京城。
此事引起了太子李璟的警觉,他察觉到其中有蹊跷。
于是,李璟秘密派遣宋名远前往南方查访这批赈灾款项的具体去向。
宋名远与太子自幼相识,两人私交甚笃,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宋名远暗中也一直都是太子党,且算是太子的心腹。
此番受命,他深知责任重大,定要不辱使命,揭开这背后隐藏的真相。
经过一整天的长途跋涉和奔波劳累,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终于找到了一间看起来还算干净整洁的客栈,打算在此歇息一晚,恢复一下体力。
宋三轻轻地叩响了房门,里面很快传出了宋名远低沉而略显疲惫的应答声。
得到允许后,宋三小心翼翼地推开门,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走了进去。
此时的宋名远刚刚完成洗漱,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一整天在外奔波所沾染的各种奇怪味道清洗掉一些。
然而,就在这时,还未来得及洗漱的宋三推门而入,他身上那股混杂着尘土、汗水以及其他说不出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再加上饭菜的香气,两者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为怪异且刺鼻的味道。
宋名远闻到这股味道后,只感觉胃部一阵剧烈的抽搐,仿佛有千万只小虫在其中翻滚搅动一般,难受至极。
他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连忙挥手示意宋三把东西赶紧拿出去。
宋三见状,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转身退出房间,并轻轻合上了门。
尽管如此,宋名远仍然能够感觉到那股令人作呕的味道在空气中久久不散,如同无形的牢笼一样紧紧包裹着他,令他几乎无法呼吸。
过了好一会儿,宋名远强忍着胃中的翻涌不适,努力调整自己的呼吸,试图平复这种极度恶心的感觉。
但是,四周那若有若无的气息却始终萦绕在他身旁,不断刺激着他敏感的神经,让他倍感煎熬。
终于,实在难以忍受的宋名远艰难地张开嘴巴,用略带颤抖的声音说道:
“快去将陈娘子请来。”
话音未落,一个毫无感情波动、犹如古井之水般平静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是。”
原来是一直守在门外的宋一听到吩咐做出了回应。
正当宋一准备动身前往请陈娘子时,屋内的宋名远突然又出声叫住了他:
“等等!还是让宋三去吧,陈娘子未曾见过你,恐怕不会轻易相信你的话。”
站在门口的宋三闻言,赶忙应声道:
“是,小的这就去。”
说完便匆匆忙忙地朝着京城的方向返回。
…
这边张云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中,心里盘算着终于可以趁着这段时间不用去公子那里做事,能够安心待在家里陪伴母亲和萱儿了。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才刚刚清闲下来一天而已。
就在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小院里,张云正抱着萱儿站在门口,笑容满面地逗弄着小家伙。
突然,一阵“咚咚咚”的急促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听到敲门声,张云心中一惊,赶忙将怀中的萱儿小心翼翼地递给坐在一旁的娘亲,然后脚步匆忙地向着大门跑去。
她一边跑,一边还不忘回头叮嘱娘亲照顾好萱儿。
当她气喘吁吁地跑到门前,伸手猛地拉开门栓,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张满脸憔悴的宋三的面容。
只见宋三的下巴上冒出了一些青色的胡茬,原本明亮的眼睛此时布满了红红的血丝,整个人看上去疲惫不堪。
宋三一见到开门的人是张云,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解释道:
“陈娘子,公子要我请您过去一趟。”
张云听闻此言,没有丝毫犹豫地点头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