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青史留名(1/2)
“刘部长,各位领导……”
刘兆军打断张建华道:“客套话不用说了,机床呢?”
张建华闪开身子,露出了身后的金属加工机床。
刘兆军等人迫不及待的走到机床跟前,开始观察。
不过单看机器表面是无法判定好坏的,在刘兆军的示意下,张建华启动了这台金属加工机床。
两名技术员则是边操作边讲解,详细解说了这台机器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看着操作丝滑的加工机床,在场之人无不振奋。
“这真的是咱们自己生产的金属加工机床?”看着眼前运作的金属加工机床,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工程师难以置信的说道。
他曾留学丑国,学的正是机械学,在他看来张建华研发的这台机器比自己当初在丑国实习时所见的机场先进多了。
“好,太好了!”另一位工程师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我……”还有一位工程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在张建华的示意下,技术员停止了机床的操作。
几名工程师立即开始询问技术指标以及研发理念等知识。
张建华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这台机床的研发过程、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情况。
期间一众工程师询问了一些他们不理解的地方,索幸张建华已经研究透了里面的技术和理论,回答的非常详实准确。
“原来如此!”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真是天纵奇才。”一众工程师又是感慨又是佩服的说道。
等众人询问结束之后,刘兆军开口道:“我不懂技术,我就想问一问这台机器对我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没等张建华回答,陪同刘兆军来的一名工程师回答道:“刘部长,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也是能制造机床本身的机器。
被称为“工作母机”,是制造业的核心基础设备。
张建华同志他们研发的这台机器,意味着我国有了独立生产制造加工机床的能力,这项技术目前只有欧美日少数发达国家掌握。
我就这么跟您说吧,他能全方位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刘兆军听得双眼放光,走到张建华跟前,郑重地说道:“建华同志,还有各位同志们,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国家感谢你们!”
张建华连忙谦虚地表示道:“刘部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刘兆军略过这个恭喜的环节,他知道以张建华他们的功劳单单口头表彰是不够的,他需要上报中央再进行表彰奖励。
随后,他问起了技术的推广。
张建华思考了片刻道:“尽快成立一家机床制造厂,让各大工厂将自己所需的机床上报到部里,然后根据轻重缓急进行生产。
其次组织各大工厂的工程师前来学习,让他们亲身体验这台机床的操作和性能,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
同时,技术攻坚组的成员可以前往相关工厂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就是尽快编纂教材,开设相关的理论课程,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建华同志,准备好材料,随时做好汇报的准备。”对张建华的建议刘兆军并没有表示赞同或反对,反而让他准备材料,做好汇报准备工作。
“好的,刘部长。”张建华点头答应下来。
“白志平同志,通知所有保卫科的同志们,两两一组不得单独行动,等待上面的命令。”刘兆军命令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