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饲料巨头上门(1/2)
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起来,安河村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多。
要是每一位来安河村工作的人,以及知青都能落户。
那安河村肯定容纳不了那么多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每年安河村都会进行一次分红。
多一个人,意味着多分出一笔钱。
于是,为了避免这种投机取巧的人。
李忠民设立一个条件。
那就是审核。
这种审核,不仅要审核你为安河村做出的贡献。
还要审核你的人品。
更要审核你的政治。
三项符合后,再让全村人打分。
一旦符合规矩的,才能落户本村。
结果,第一次审核,就过审了三人。
这三人还分别是林冰洁、李文红以及叶如惠。
为什么是她们三人?
很简单,她们三人人品好。
也为本村做出了很多贡献。
就拿林冰洁来说,虽然是铸钢厂的员工。
但是,利用这层身份,在铸钢厂和安河村的一些合作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李文红就不用说了,她现在可是公社的副主人,有什么好处,都为安河村想。
她想落户,那也是理所当然。
至于叶如惠,就不用说了,以前知青点的领队,现在进入到了村委,担任了村委的会计助手。
落户也是正常的。
至于其他想落户的知青,统统刷了下去。
给出的理由大多都是贡献不够,要么是人品不好。
虽然让他们很失落,可也让他们看到了新的方向。
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落户了安河村,这一辈子就不用愁了。
当然,这群知青里,要说运气最好的,就是唐清水了。
因为在村里嫁过多次的缘故,早已经是安河村人了。
不过,她父母和弟弟,虽然留在了安河村。
可依然不能落户。
关于安河村的居住建筑和落户问题解决下来后。
接下来就是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安河村的环境规划。
现在村里人不仅有了稳定工作和收入,甚至收入比一般人高很多。
自然没有人再愿意种田了。
那么土地,再次成了很大的问题。
李忠民的建议是,留出来一块,以后建房子。
因为随着安河村继续发展,这里肯定会发展成一个经济中心,房子肯定会继续建下去。
同时,将另一块土地打造成一个运动、游乐措施的休闲公园。
哪知道,这个提议再次全票通过。
毕竟,大家都知道,土地荒废也是荒废。
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改造一下村里的村貌。
这个问题解决后,安河村也正式进入到了大力建设中了。
不仅是新的厂房需要建设,还是村民住房,乃至安河村的改造等等,都是一笔巨大的工程。
至于钱……
说实话,现在的安河村真不缺这个钱。
按照目前的订单来算,一个月至少有上百万的进账。
这可是七十年代啊?
七十年代上百万进账。
可以想到有多恐怖。
不过,李忠民也知道,这些钱分到了村民们手里,他们肯定把控不住。
还不如,趁着有钱的时候,继续发展安河村。
当然,事实上,到了年末,真正分到村民们手里的钱也不多。
就拿去年来说,真正每家每户分到手里的钱,也就八千块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