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楚君轶事 > 第133章 资源换合作

第133章 资源换合作(2/2)

目录

楚君听后,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尹局长,那真是太感谢您了!我们乡里确实急需这座桥。您看乔工什么时候能过来?我们这边已经迫不及待了。”

尹局长笑了笑,说:“楚乡长,你别急,我这就给乔工打电话安排。让他明天过来就是了。你那边要安排好接待工作,好好款待人家,争取尽快把设计图弄出来。”

楚君连忙点头:“好的,尹局长,您放心,我会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工作,确保乔工的工作和生活无后顾之忧。我们乡的百姓都盼着这座桥呢,一定全力配合。”

尹局长语气亲切地说:“楚乡长,这就好。乔工是我们局里的技术骨干,经验丰富,他一定会给你们设计出一座安全实用又美观的桥。不过,你也别光想着接待,最重要的还是配合他的工作,争取早日把图纸搞出来。”

楚君郑重地说道:“尹局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在工作上配合乔工的。”

尹局长突然压低声音说:“楚乡长,你那里现在说话方便吗?”

楚君有些意外,意识到对方是来谈私事的。他微微一笑,说:“办公室就我一个人,有事你直管说。”

对方停顿片刻,这才开口说:“小楚乡长,事情是这样的,你蒋阿姨以前是石油公司的副经理,现在在县客运站附近开了一家小型加油站。生意还算不错,不过加油站的日常经营其实不需要太多精力,配一个站长就能把正常运营搞定。她一个星期去上一两次,查查账就行了,闲得有些无聊。今年县里提出大搞交通建设,砂石料需求很大,她就跟我提出来想搞一个砂石料场。我考察了几处地方,觉得你们亚尔乡的条件最合适,石料资源丰富,交通也方便。你看能不能帮忙找个资源好的地方办砂石料场?乡村的手续你帮我协调一下,县里的手续我来搞定,怎么样?”

楚君微微沉吟,他理解对方的来意。交通局长亲自找到自己,他没有理由不帮忙。毕竟,这也是来乡里投资建厂,对乡村的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他说道:“蒋阿姨想办砂石料场,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商机。亚尔乡的石料资源确实丰富,要是选一个好的地方,沙依西村不错,资源丰富,村里还没有砂石料场,符合办厂条件。那你准备什么时间过来看场地?”

尹局长听后,脸上露出喜色,连忙说道:“楚乡长,那真是太好了!我听你这么一说,心里就踏实多了。你看,这周末我抽时间和你蒋阿姨一起过来,正好也能一起来。我们实地看看,要是合适,就尽快把手续办下来,争取早点开工。”

楚君点了点头,说:“这周末正好,我这边也安排一下。沙依西村的村主任吐尔洪,我们关系很好,村里的手续应该没有问题,乡里的所有手续我找人来办。”

尹局长感激地说:“楚乡长,那真是太感谢了!多的话就不说了,有情后补。图纸我让乔工给你免费设计,一定尽快出图,争取早日开工。”

楚君很感激地说:“尹局长,那我就谢谢你了。不过乔工个人的辛苦费我们还是要意思一下,不能让人家白干。您过来的时候提前打电话,我在办公室等您!”

下午,于江涛和尕依提先后匆匆忙忙地赶回了县上,为了参加明天县政府召开的“大办交通年”会议,他们路上都在看着会议上准备的材料。

楚君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杨益民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他看见楚君,兴奋地说:“楚乡长,县财政局的12万拨款我已经拿回来了,已经入了乡政府的账。”

楚君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松,这12万对于乡里来说,对于山口村绿源绿色农业公司蔬菜大棚的建设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想起一件事,走出食堂,在了院子里,给齐博打电话,问道:“公司给杨乡长那1200元现金,账目你是如何处理的?”

齐博说:“杨乡长拿来了一大摞发票,饭店的、五金店、酒店的都有,会计凑了1200元的票据入账了。”

楚君问:“发票上没有杨的名字吧?”

“那我没有注意。”

“这样!你赶紧到会计那里去查一下。”楚君叮嘱道:“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有他的名字,赶紧抽出来,找其他票据顶上。”

齐博虽然嘴上答应了,但是心里想的是:楚乡长是不是有点小心过头了,没有必要吧!

楚君正吃着饭,看见隔壁的大餐厅里,财务室会计刘琴也正在吃饭,他起身走了过去,对她说:“刘会计,你跟出纳肉孜说一声,下午把那12万元拨款办理一下转账,转到山口村绿源绿色农业公司,蔬菜大棚急等着要用呢!”

刘琴是个中年妇女,戴副眼镜,她正吃着饭,听到楚君的话,连忙起身,低声说道:“楚乡长,我正要跟你说,尕依提乡长刚才通知我,他要留下5千元,剩下的11.5万元转给山口村。现在乡政府经费紧张,连出差费都报不了。”

楚君听了这话,心里略有不快。他知道乡政府的经费一直都很紧张,但蔬菜大棚的建设也不能耽搁。他不能在属依提乡长的话办理就是了。”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食堂,朝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回到办公室,楚君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他想了想,拿起电话,拨通了尕依提的号码。“尕依提乡长,我是楚君。你现在方便吗?我想跟你汇报两件事情。”

尕依提此时正在车上,他说:“方便,你说吧。”

“第一件事,泰来克河上应该修一座桥了,这是多年的诉求了,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楚君沉吟着说道,“这事儿牵扯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施工图纸,大桥的设计费大概需要两万元。这事也巧得很。县交通局尹局长的爱人最近想在沙依西村建一个砂石料场。我想,我们的乡企办和沙依西村可以免收她一年的管理费以及税款,大概伍万元。尹局长说大桥图纸给我们免费设计,我们免收砂石料场半年的税费,让蒋总安心搞厂子的筹建工作,这样一来,双方都能受益。”

楚君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情,泰来克大桥的建设费用预计是伍万元,周三全刚才来找我,他想在泰来克村建砂石料场。我算了一下,这家砂石料场各项税费税务大概五万元,如果免收一年的税费,用这个钱来抵扣建桥的费用,修桥的资金问题也解决了,虽然……”

“虽然什么?”尕依提打断了他的话,说:“虽然这种方式让乡里第一年见不到现钱,但是一年的时间并不长,乡里村里都实实在在地再受益。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解决了建桥的资金问题,还能为乡里引进两个企业,带动村里经济发展。而且,大桥修好了,村民出行方便了,农产品运输也更顺畅了,这也是为乡里谋福利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