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 第40章 七年三月

第40章 七年三月(1/2)

目录

第40章七年三月

建安七年三月,琼州。

此时的琼州甚至谈不上是一个州,总人口可能还没有益州一个郡的人口多。但是地理位置却极为重要,尤其是对现在已经开始发展海军的刘备集团来说。

赵云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刘平就特意组建了一个领导班子,专门负责琼州的政务和发展工作。

但琼州这地方,对于现在的汉人来说,那就是个苦寒之地。说一句不好听的,哪怕是朝廷流放犯人都不至于流放到琼州上。

而且现在琼州正儿八经能成为城市的就两个港口了。岛内大面积地方都是当地土着,以部落形式散落各处。

所以,想要在琼州实行统治,第一步就是要汉化。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三代人的努力,这地方发展不起来的。

一开始刘平想的是,直接把琼州并到南州算了。但后来仔细想了想,又放弃了这个打算。

但是让琼州单独成一个州,也不现实,最后给了一个郡级的编制。太守则定的是司马孚,郡司马李远,其他一众佐官则从从各部门选了不少出身交州、益州南部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都是科举考上来的,有地方施展才华就已经很满意了,不会挑挑拣拣的。

“咱们这算是被流放了吗?”刚登陆琼州的时候,一个年轻人看着有些荒凉的港口,目瞪口呆的吐槽了一句。

这人名叫张明,益州人,今年才二十五岁。

司马孚瞟了一眼这人,道:“你要是在胡说,就回去吧。”

张明不在意的笑了笑。他跟司马孚都是成都大学毕业的,两人是同学,关系非常好,因此不在乎司马孚说什么。

李远挠了挠头道:“琼州这面积可不小,虽然只是在这里设郡,但是有半个州大小了,咱们当务之急是先把当地人口数量统计清楚。”

司马孚听到李远的话,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先跟当地驻军取得联系吧。”

“已经来了。”李远指了指不远处正一路小跑过来的李骁,脸上露出了笑容。

是的,李骁成了驻琼州的水师统领,麾下有五千水师。

“狗娃子!”李骁离着老远就大喊了一句。

李远翻了一个白眼,当听不见,继续对司马孚说道:“还要派人探明合适的建城地点,没有城池的话,咱们很难完成当地的汉化工作。”

司马孚憋着笑,道:“知道了,咱们先见见冠雄将军。”

众人见了一面,互相寒暄了一会儿,李骁数了一下琼州的具体情况。情况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因为整个琼州所有刺头、想要对抗大汉统治的部落等,已经都被李骁给削了一遍。

现在整个琼州,但凡有点规模的部落,那都是对大汉翘首以盼,箪食壶浆赢粮影从。

接下来司马孚他们要做的,就是集村并寨,将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这些部落人口都集中起来,该干活干活,该上学上学。

“任重而道远啊。”司马孚已经做好了在这里奋斗一二十年的准备了。

但接下来的政务,让司马孚脑子都疼了。全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事那是一点儿都没有。好在他心态好,虽然头疼还是一一处理着。而且有张明等人的辅助,政务处理起来也还算顺手。

大概用了一旬将琼州的情况给搞清楚,随后他开始派人找建立城池的地点,同时让张明负责人口普查的工作。

函谷关。

这天气还是冷,甚至不见丝毫回暖的意思。张飞这左路大军的粮食已经不太够了。好在刘平在长安,硬生生在崤函古道上打通了一条运粮路线,虽然运力感人,但也能维持大军的消耗。

“都这个情况了,怎么德安还不说让咱们退兵?”张飞有些不理解的问贾诩。

贾诩闻言笑了笑道:“因为咱们拖得起。”

“什么意思?”张飞有些懵。

贾诩指了指函谷关的方向,道:“洛阳的粮食肯定是没有咱们多的。如今已经三月了,天气仍然没有回暖,今年整个北方绝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函谷关顶多再支撑一个多月,到时候他们就必须要退兵了。”

“从洛阳运粮到函谷关比咱们轻松多了吧?”张飞皱眉说道:“洛阳那边几个老将军可都是知兵的,不可能不给函谷关运粮的。”

“没那么简单的。”贾诩摇摇头,道:“粮食可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咱们现在吃的就是存粮,那边也是差不多的。但是他们的存粮可没有咱们多。”

“这倒是。”张飞想明白了:“那吾等就跟函谷关耗着吧。”

“函谷关守将也不是一般人,他们恐怕会在粮食快没有的时候,放手一搏,吾等还是要小心一些的。”贾诩再一次提醒了张飞。

“放心便是。”张飞应下来。

见张飞答应下来,贾诩又开口说道:“还要注意周边的河道,若是后面天气回暖的比较快,积雪融化的太快的话可能会决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