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抱着暖和(1/2)
暖黄的烛光在案几上摇曳,盘中鹿肉香气四溢,油脂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刘平坐在案前,却只是浅尝几口,便放下了筷子。正待起身,一名刘禅派来的侍从匆匆步入厅中,恭敬行礼后,说是刘禅邀请他去汉王府。
刘平听了这话,心思急转,刘禅不过是个几岁孩童,平日里跟在刘珏身后一口一个大哥,这样的小小孩童,怎会平白无故想见自己?真正想见他的,想必是糜夫人。
刘备如今居住在长安的汉王宫。刘平觉得颇为可惜,长安城本就有现成的宫殿,像恢宏壮丽的未央宫,张飞耗费多年心血,早已将其修缮一新,即便日后刘备称帝,用作皇宫也绰绰有余。
然而刘备却不愿搬进这些宫殿,只挑了一座规模尚可的王宫安顿下来。他心里想的什么,刘平也清楚,但其实没必要。
刘平踏入汉王府,下人通报之后,沿着曲折回廊,七拐八拐,终于见到了刘禅与糜夫人。
“叔父!”刘禅一见到刘平,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问道,“珏哥儿来了吗?”
刘平微笑着看向刘禅,温和说道:“他可不像你这般清闲,早就开学读书去了。”
“这样啊……”刘禅听后,脸上闪过一丝失落。
糜夫人见状,轻轻拍了拍刘禅的脑袋,柔声道:“行了,你去玩吧。娘有话要跟你德安叔父说。”
“那孩儿去了。”刘禅一听能去玩耍,顿时开心起来,一溜烟小跑着出去。几个年长的宫女微微躬身,提着裙摆,赶忙快步跟了上去。
眨眼间,殿内只剩下刘平、糜夫人以及两个女官。“丞相请坐。”糜夫人笑意盈盈地对刘平说道。刘平也未推辞,大方坐下,开口问道:“不知夫人找臣,所为何事?”
“大王出征已久,我这心里七上八下,实在不踏实。想问问丞相,前线战事如今是何情况?”糜夫人眉头微蹙,满脸忧虑地问道。
刘平挑了挑眉,安抚道:“战事进展还算顺利。前些日子天气太过寒冷,这才拖延至今。如今大王已率军抵达宛城,夫人尽可放心。”
“如此,我便安心了。”糜夫人长舒一口气,脸上担忧之色稍减,“还有一事,想向丞相请教。”
“夫人但说无妨。”
“我听阿斗讲,他班上新来了两个学生,还是同胞兄弟,还总喊他叔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糜夫人看似不经意地问道。
刘平没有丝毫隐瞒,坦率说道:“他们是刘辨的儿子,如今也到了该接受教育的年纪。不论出身如何,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若不接受教育,日后难以在这世上立足。”
糜夫人听闻,攥着手帕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随后又笑着说道:“都是自家人,听丞相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其实也没别的事,主要就是惦记大王的情况。”
刘平凝视着糜夫人,思索片刻后说道:“有件事,想与夫人商议一番。”
“丞相尽管说,咱们都是一家人,无需这般客气。”糜夫人连忙说道。
“豹奴这些日子一直念叨,想请公子到臣家中做客,不知夫人意下如何?”刘平问道。
糜夫人听后,脸上浮现出欣喜之色,说道:“自然可以。只是我不太方便前去,让他舅舅带他去吧。”
“好,定下日子后,我派人来告知夫人。”刘平微笑着说道,“若夫人没有其他吩咐,臣就先行告退了。”
离开汉王宫,刘平漫步在回丞相班房的路上,心中暗自思量:“唉,这天下还未平定,胜利的果实尚未成熟,大家都在寻思些什么呢?”
......
宛城,刘备亲率主力大军,气势汹汹地向武关进发,黄忠则领兵沿着三鸦路线行军。四月中旬,刘备大军将武关围得水泄不通。守将皇甫坚寿据城坚守,闭门不出
刘备下令发动了几次象征性的进攻后,便停止了攻击,只将武关紧紧围困。皇甫坚寿也按兵不动,双方仿佛达成了默契,在武关对峙起来。
四月十一日,黄忠率军翻越伏牛山时,竟与曹仁的残部狭路相逢。黄忠大惊失色,好在曹仁麾下只剩两千余人,且个个饿得瘦骨嶙峋。双方随即展开一场激烈厮杀,曹仁带着几百人狼狈逃窜,又退回了伏牛山深处。
黄忠并未追击,而是继续朝着汝州进军。经审讯俘虏得知,曹仁当初率军进入伏牛山,本打算穿过山脉,前往江夏郡支援曹操。没想到突降大雪,山路被封,队伍被困山中。好不容易等到雪化,得以出山,又倒霉地碰上了黄忠。
四月二十日,张飞突然倾巢而出,对函谷关发起猛烈攻击。守将朱骁等人虽觉得张飞的举动十分疯狂,但也只能全力防守。函谷关地势险要,是闻名天下的雄关,尽管张飞攻势凌厉,关城防线却始终稳固。
然而,就在此时,黄忠率军从东边杀来。四月二十三日,朱骁等人抵挡不住两面夹击,无奈撤出函谷关,向东逃窜。
马岱、饥指累祖率领骑兵追击六十里后才返回。
二十五日,函谷关陷落的消息迅速传遍洛阳、武关和长安。
皇甫坚寿得知函谷关失陷的消息后,沉默了整整一晚。
二十六日,刘备下令退兵。皇甫坚寿也率领守军撤出武关,回援洛阳。次日,杨永派人接管了武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