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奖励跟寻亲(1/2)
关于中年妇女还有青年哑巴的审讯,在外二分局派出所审讯并没有太久,两人便交代了他们的身份。
周铁山说:“这中年妇女叫王翠兰,绰号白姑,在审讯过程中,我们得知在1948年,王翠兰的丈夫死于国军抓壮丁,她独自抚养肺痨儿子,后被迫在天桥卖身时被扒手团伙控制,关于她的作案特点,主要是专门伪装成抱婴妇女,利用群众同情心降低戒心。
用特制围裙兜夹层涂浆糊,粘走摊贩铜钱,她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月初一必去白云观上香,为她儿子求药...”
“至于那个青年哑巴,这人叫陈石头,6岁时因为高烧失声成了哑巴,父母早亡流落街头,平日里跟随杂技团表演,私底下养成了偷窃的习惯...”
1948年春,王翠兰被";四海帮";控制,开始在天桥行窃。
1949年秋,陈石头在护国寺庙会单日偷得38块银元成名。
1950年3月,两人首次合作,利用香客潮偷雍和宫功德箱。
1950年4月,因分赃不均险被帮派沉井,开始私下搭档。
1950年6月,策划最后一次大案,前门火车站盗窃干部包...
按照以往的配合,他们会找人多,诸如公交站或者火车站之类的地方,等待下车的时候,让王翠兰抱着襁褓挤开人群,同时对行窃“目标”进行盗窃。
而为了避免“目标”察觉,这个时候哑巴会专门撞开人群,制造混乱,等人群吵闹的时候,王翠兰可以提前跑路,而这个时候哑巴再逃跑,就不会有人察觉。
等到失窃目标反应过来也于事无补,但坏就坏在今天他们遇到了祈坤这个搅屎棍,竟然意外揭发了他们。
审讯室内,两人垂头丧气,中年妇女王翠兰看向公安周铁山,求饶道:“公安同志,我应该不会坐牢吧?放我回去吧,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儿子生病在家还等着我回去照顾呢。”
周铁山身旁的一名资历比较老的公安闻言,冷哼道:“你们犯罪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并且犯罪金额并不低,这是违法行为,既然违法了,就要接受惩罚,至于你们的家人,组织上会通报当地部门进行处理。”
哑巴跟王翠兰两人被带去拘留,接下来面临劳动改造肯定是少不了了,案件做完了笔录,基本上告一段落,片刻后,祈坤跟中山装男子,也就是失窃公文包的那位失主。
这会在派出所办公室中,在审讯调查后,祈坤也得知了对方的名字跟身份,人叫李为民,家住南锣鼓巷那边,在红星钢铁厂采购科那边上班。
这一次从保定坐火车回来,主要也是出勤去了,公文包里有不少文件都是厂里跟保定那边工厂合作的一些资料,并非是普通的文件,这些文件如果丢失了,那么对于钢铁厂绝对是非常大的损失。
李为民感激的握住祈坤的双手,“祈坤兄弟,这次真的是多亏你了,如果不是你,我这些文件丢失了,那就真的麻烦了,我个人被处罚倒是一回事,但文件如果落在一些坏心思的人手里,那真的后果不敢设想。”
祈坤并不清楚这些文件的具体用处,他也没想到自己无心之举,竟然帮了对方这么个大忙,这种人情是最难还的,他挠了挠头,谦虚的说:“李大哥,我这也是无心之举,主要还是觉得那两小偷有问题,所以才站出来...”
“这种无心之举一般人可没那种勇气啊,反正这次要多写你。”李为民笑道。
祈坤目前主要是找人,他想到了正好这次有周铁山这些公安,干脆说明清楚,将自己要进城找人的事说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