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重要的不是论语(2/2)
“来吧,父皇考考你,你也别太紧张,反正父皇对你也不太严格。”
收回思绪,刘宏正色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刘辩朗声背诵,让刘宏稍显满意。
“意思都知道么?”
刘宏微微颔首,再次问道。
“学到了牛逼的本事,难道不应该高调展示出来吗?”
“有朋友听到你的本事,心中觉得不屑,然后从远方来打你的脸,难道应该高兴吗?”
“对方如此无知,不知道你的真本事,你不发怒揍他怎么能叫君子呢?”
刘辩一脸认真的解释道。
“...”
死一般的寂静。
刘宏脸色涨红,感觉自己的体温不断升高,浑身都在散发着警告警告的声音。
“父皇,你怎么了?”
“你的脸色好红啊!”
刘辩下意识的看了眼刘宏,忍不住惊讶道。
“咳咳...呼~”
“你教的?”
刘宏长出一口气,冷着脸看向黄殊。
“没错。”
黄殊态度十分端正的点了点头。
“是这个意思吗?”
“今天你得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
刘宏咬牙切齿的看着黄殊。
“陛下认为至圣先师孔圣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黄殊正色的问道。
“孔圣人能是什么形象?”
“当然是儒雅随和,教学严厉的老者形象。”
刘宏不假思索的说道。
“错。”
“孔圣人身高九尺六寸,乃是比臣还魁梧的彪形大汉。”
“如此一个人,实难与一谆谆老者相提并论。”
“在臣看来,孔圣人武艺超群,跟别人讲不通道理的时候,就会用拳脚告诉他们做人道理。”
“陛下,臣请问,若你武艺超群,你还会听别人跟你掰扯吗?”
黄殊一本正经的问道。
“朕就算不武艺超群,也懒得听别人的废话。”
刘宏想了想,觉得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所以啊,孔夫子不仅自己实力强悍,其麾下还有三千门徒。”
“再说了,陛下,对于储君来说,重要的不是论语,重要的是气魄、气势。”
“孔子都死那么多年了,他原本的意思谁又能弄清楚?”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十个大儒口中有十种不同的解读。”
“再说了,孔子论语说的再好,不也求官不得?”
黄殊义正辞严的朗声道。
皇帝需要太高的才干吗?
需要,但也不太需要。
皇帝需要的是知人善用,需要的是权衡朝局,需要的是帝王之道而非书生之道。
会当书生的人不见得就能当好皇帝。
诗文写得好,文章再华丽,也不如做出点成绩。
“哼,哼。”
“好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黄子归说的也有你的道理。”
“行,你先教着,不过朕以为,你口中的论语,必定会得罪某些人。”
刘宏冷哼两声,旋即若有深意的说道。
“无妨,只要陛下认为臣能教,臣就教,认为臣无法胜任,那臣就请辞。”
“臣,一心只为陛下。”
黄殊抱拳,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呵呵,尽忠报国嘛,朕知道了,滚吧,明天继续教。”
刘宏冷笑两声,没好气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