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枝节(1/2)
那侍卫的声音,像一枚炸雷,在长公主府邸炸开,震得人心惶惶。
宋博远那张向来镇定自若的脸,此刻也布满了惊愕,他箭步上前,声色俱厉地问道:“太子殿下如何了?伤势如何?可曾抓到刺客?”
那侍卫被他摇晃得几乎说不出话,支支吾吾地道:“这……这……奴才不知,只知太子殿下遇刺,情况危急,让奴才前来禀报长公主殿下。”
陆砚修闻言,剑眉倒竖眼中闪烁着担忧和焦躁。
太子是他的挚友,更是他效忠的对象,如今太子遇刺,他怎能坐视不理?
他猛地站起身,就要往外冲,“我去看看!”
宋隋珠心头一紧,下意识地伸手拽住了他的衣袖。
她知道陆砚修与太子情谊深厚,此刻定是心急如焚,但长公主府内外一片混乱,贸然前去,恐怕只会添乱。
她定了定神,语气平静地说道:“阿砚,别冲动。现在情况不明,你去了也未必能帮上忙。不如先等长公主殿下发落,再做打算。”
陆砚修脚步一顿,回头看了宋隋珠一眼,见她眼中满是担忧,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躁,点了点头,“好,我听你的。”
他虽是答应了宋隋珠,但攥紧的拳头,却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长公主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缓缓走了过来。
长公主年过四十,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依旧风韵犹存。
她身穿一袭紫色宫装,头戴金丝步摇,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高贵与威严。
宋隋珠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这位传说中的长公主。
她发现,长公主的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忧虑,但更多的是一种久经沙场的果决与冷静。
那双眼睛,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与传闻中道是并无二致。
“肃静!”长公主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压下了府内的喧嚣。
她走到众人面前,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跪在地上的侍卫身上,“说清楚,太子殿下到底怎么样了?”
那侍卫战战兢兢地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原来,太子是在回宫的路上,遭遇了一伙不明身份的刺客袭击。
那些刺客身手极高,而且太子身边的侍卫死伤惨重,太子本人也身中一箭,情况十分危急。
“废物!都是废物!”长公主怒喝一声,一掌拍在身旁的桌子上,那桌子应声而裂,可见她心中怒火之盛。
宋博远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息怒!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如今遇刺,实在是我朝之不幸。臣愿为殿下分忧,即刻调集人马,协助殿下追查刺客,务必将凶手绳之以法!”
长公主看了宋博远一眼,眼神意味深长。
她淡淡地说道:“宋侯爷有心了。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是交给本宫来处理吧。宋侯爷只需配合本宫的调查即可。”
宋博远心中一凛,连忙躬身道:“臣遵命!”
长公主转过身,对着身边的侍卫吩咐道:“传令下去,封锁长公主府,任何人不得进出!调集府内所有护卫,搜查每一个角落,务必将刺客找出来!”
“是!”侍卫领命而去。
长公主又看向众人,语气平静地说道:“诸位都是我大梁的栋梁之才,今日之事,还望诸位能够配合。本宫定会给诸位一个交代。”
说完,她的目光有意无意地在宋隋珠身上停留了片刻,
宋隋珠心中一动,她总觉得长公主的眼神,似乎带着某种深意。
这一幕,似曾相识。
之前忠勇伯府那名户部侍郎被刺杀一案,不也是如此吗?
先是突发事件,然后是封锁现场,接着就是地毯式的搜查……
难道,这一次也是宋家下的手?
可是,宋家为什么要刺杀太子?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阴谋?
宋隋珠心中充满了疑惑。
就在这时,几个侍卫牵着几条猎犬走了过来。
那些猎犬,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嗅觉极其灵敏,能够追踪到任何细微的气味。
“开始搜查!”长公主一声令下,那些猎犬便开始在人群中穿梭,嗅着每一个人的身上的气味。
众人都有些紧张,生怕自己身上沾染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猎犬一路嗅过去,并没有什么异常。
然而,当猎犬走到宋李氏面前时,突然停了下来。
它们对着宋李氏一阵狂吠,躁动不安。
宋李氏吓得花容失色,惊叫一声:“啊!你们……你们干什么?滚开!滚开!”
公主府的侍卫见状,立刻上前将宋李氏控制住。
宋李氏拼命挣扎,尖叫道:“你们放开我!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是侯夫人,你们敢对我无礼?”
宋博远脸色铁青,他怒视着那些侍卫,低沉着声音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谁让你们抓侯夫人的?还不快放开!”
长公主冷笑一声,走到宋博远面前,语气冰冷地说道:“宋侯爷,稍安勿躁。本宫也是秉公办事。”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方才刺客刺杀太子殿下时,太子殿下扯下了一块他身上的布料。经过查验,那块布料上,残留着一种特殊的香料。而这种香料,与侯夫人身上的味道,极其相似。”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宋博远怒吼道,“我的夫人,怎么可能是刺客?这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宋李氏也哭喊道:“老爷,你要相信我啊!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冤枉啊!”
长公主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冷冷地说道:“是不是冤枉,查过之后,自然会真相大白。”
说完,她一挥手,示意侍卫将宋李氏带下去。
宋李氏被侍卫拖走,嘴里还在不停地喊着冤枉。
宋博远站在原地,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的目光,如同淬了毒的刀子一般,狠狠地剜了长公主一眼。
宋隋珠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心中震惊不已。
她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宋李氏,竟然会被指控为刺杀太子的凶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总觉得,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侯爷,夫人她……”一个宋府的下人小心翼翼地走过来,低声问道。
宋博远猛地转身,一脚将那下人踹倒在地,“废物!都给我闭嘴!”
他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仿佛压抑着巨大的怒火。
“殿下,此事定有蹊跷,还请殿下明察!”宋博远朝着长公主拱手道。
长公主意味不明地笑了笑,“侯爷放心,本宫自会查个水落石出。”
说完,她转身离去,留下了一群惊魂未定的人。
宋隋珠看着长公主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疑惑。
长公主,究竟在想什么?
她又知道多少?
“隋珠,借一步说话。”
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宋隋珠转过头,看到陆砚修正站在不远处,神情严肃地看着她。
她点了点头,跟着陆砚修走到了一处僻静的角落。
“你觉得,此事是谁做的?”陆砚修开门见山地问道。
宋隋珠沉吟片刻,说道:“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不过,我总觉得,此事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陆砚修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我实在想不通,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刺杀太子?”
宋隋珠抬起头,看着陆砚修,缓缓说道:“或许,答案,就在长公主府里。”
陆砚修闻言,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暗中调查的。”
宋隋珠看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