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1957:渔猎大兴安岭 > 第282章 民兵连,新装备

第282章 民兵连,新装备(2/2)

目录

林川站在打谷场中央,手里的烟头已经烧到了手指却浑然不觉。

赵四海小跑过来,棉帽耳朵在寒风中一扇一扇:“川哥!听见没?要发武器了!”

“……各生产队务必于三日内派专人到县武装部仓库领取……”广播里的声音继续回荡,“特别注意:所有武器必须登记造册,实行专人专管……”

李满仓不知从哪窜出来,兴奋道:“要打仗了?这是要打仗了?”

林川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打你个头!这是要搞大练兵!”他转向赵四海,“去套个大车,明天一早就去县里拉装备。”

雪越下越大,广播声在风雪中时断时续:“……各民兵连要加强……滋滋……确保……滋滋……革命战备工作……”

……

第二天。

县武装部的仓库比想象中还要大。

林川推开铁门时,扑面而来的是枪油、桐木箱和防潮剂混在一起的刺鼻味道。

仓库里光线昏暗,只有几盏煤油灯挂在梁上,照得满屋子的木箱影子拉得老长。

武装部的李干事叼着烟,手里捏着清单,一边走一边用钢笔划拉:“上官屯的,对吧?按标准,给你们配发六十三支枪,两挺轻机枪,外加四十箱弹药。”

林川没说话,目光扫过堆成小山的木箱。

有些箱子已经撬开了,露出里面油纸包裹的枪械。

汉阳造的枪托泛着暗红色的漆光,53式步骑枪的枪管在煤油灯下泛着冷蓝。

“这边是步枪。”李干事踢了踢脚边的木箱,“汉阳造四十八支,53式十五支。”

“这么多啊?”赵四海咋舌道。

“多?你们这算少的呢。”李干事笑道,“按人口15%配发武装,你们才400多口人。”

“妈呀……那马家沟一千多口子……”

赵四海小心翼翼地掀开一个箱子,手指刚碰到枪管就缩了回来,像是被烫着了似的:“这枪怎么是旧的?”

“朝鲜战场退下来的,还有解放战争缴获的。”

李干事吐了口烟,“膛线都磨得差不多了,凑合用吧。”

林川没理会赵四海的兴奋,径直走到仓库深处:“机枪呢?”

“在这儿。”

李干事掀开一块防雨布,露出两挺用油布包着的轻机枪。

枪管粗短,散热片像鱼鳍似的排开,枪托上还刻着“民兵专用”四个字。

“捷克式,抗战时期缴获的。”李干事拍了拍枪身,“别嫌旧,能打响就不错了。”

林川蹲下来检查枪机,金属摩擦声在仓库里格外刺耳。

枪栓有些紧,但整体保养得不错,显然是刚从部队仓库里翻修出来的。

“子弹配发多少?”

“按规矩,每支步枪配一百二十发,机枪配八百发。”李干事指了指角落里的铁皮箱,“手榴弹另算,给你们四十枚,木柄的,威力大,扔的时候小心点。”

赵四海已经迫不及待地拆开一箱子弹,黄澄澄的子弹在煤油灯下闪着诱人的光。

他抓起一把,金属的冰凉触感让他忍不住咧嘴笑了。

“别乐太早。”李干事突然严肃起来,“这批枪领回去,得按’三铁两锁’的规矩保管。铁柜、铁门、铁窗,明锁暗锁都得上。弹药和武器必须分开放,每周保养一次,少一颗子弹,你们全连写检查!”

林川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公章,在接收单上按了个鲜红的印子。

正要离开时,李干事突然压低声音:“等等,还有个事。”他领着林川往仓库最里面走,“你们屯不是刚被评为’战备先进’吗?县里特批,可以申请一门60迫击炮或者一挺德什卡高射机枪。”

“战备先进?”林川愣了愣,“我怎么不知道?”

“啊?通知还没送到你们屯吗?”李干事眨了眨眼,笑起来,“就当我提前给你道喜。”

“李干事,这话说的。”林川往他手里塞了两盒烟,“申领有什么条件没?”

“当然有!”李干事搓了搓手,“要么你们屯出三个参军名额,要么保证今年秋收交够五万斤公粮。”

林川沉默片刻,目光扫过角落里那门用帆布盖着的60迫击炮,炮管在阴影中泛着冷光。

“我回去开个会。”

回去的路上,马车压着积雪吱呀作响。

赵四海抱着机枪不撒手,像是抱着什么宝贝。

林川坐在车辕上,望着远处被雪覆盖的田野,突然开口:

“明天开始,全连加练实弹射击。”

风卷着雪粒子打在脸上,生疼。

1958年的冬天,这才算真正开始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