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归途(2/2)
和数百只野猪相比,山羊数量不多,只有二十只,这些山羊都是野猪统领带着手下抢回来的。
因为人比较多,小白和小羽又十分傲娇,不让其他人骑乘。十几位老人又不会开摩托,加上野猪背上有尖刺般的鬃毛,不适合骑乘,所以杨阳让野猪统领去抓了一群山羊,用来当坐骑。
在数量庞大的野猪面前,这二十只山羊一点反抗之心都没有,仅仅是野猪统领一声猪叫,就让它们瑟瑟发抖。
一百多头野猪外加几十只山羊,组成了绵延五百米的队伍。山羊和野猪都是两头并列一行,一列大概有70头,但架不住它们身体长,普通的变异野猪从头到尾足有四米五长,更不用说那些体型更大的野猪了。
骑着小白,杨阳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种预感是什么,他知道,从离开江城的时候,他就知道,只是当时并没有去想这个问题,或者说,其实是在变相的逃避。
这个预感就是精灵城外的地下仓库,也就是杨阳之前的家被人占了,被谁占的,杨阳大致也有猜测,就是当初那几个局长副局长之类的人。
当时他们只是想拉人,顺带蹭了顿饭,杨阳也没将他们放在心上,准确地说,杨阳不想和他们这些人有任何交集。
军人,杨阳愿意和他们交流沟通,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只因为他们是华夏的军人,一群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灾难事故都冲在第一线的人。
至于那些局长、副局之类的人,杨阳连交集都不想与他们产生。
杨阳对局长之类的人印象很差,其中的原因还要从他11岁说起。
11岁,六年级的暑假,那时村头王大爷家建房子。
王大爷一家五口住着老宅,三间平房,三十年的老房子了,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横梁都有些弯曲。
刚好王大爷的儿子打工挣了些钱,再和亲戚借一些,凑了些钱准备建房子。
建房子,先打报告,从村里层层上报到城建局,据说花了两个月。
好不容易开工了,没两天,城建局来人了,开着车。说是来查看是否违建,隔三差五就来一次。
老实巴交的农村人哪见过这种架势,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还是村长见识广,暗示原因。
买了四条黄鹤楼,包了两千红包,就再也没见过这辆车。
据城建局的人说,之所以查这么严,是因为村子要拆迁。但究竟如何,谁知道呢?
过了几年,村子是要拆迁了,但因为补偿的问题,村民们拒绝拆迁。事情本因村民拒绝拆迁而告终,但并不是这样,村子遭到了强拆,反抗中,十几位村民受伤,杨阳的爷爷也重伤住进了医院。
当武力冲突结束后,因路途遥远,巡捕姗姗来迟,简单记录之后就离开了。
其中到底如何,杨阳不想知道,也不想猜,他只知道,从那以后,避开那些人。
‘不要以偏概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加上自古‘民不与官斗’,这些话杨阳都知道,但并不妨碍他自己的判断。
将自己的想法和荆轲说了下,杨阳想听一下荆轲的意见,毕竟有着千年的历史知识,又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应该能给出很多建议。
荆轲思考之后,说了个生活小常识:“大米时间放久了,难免会生米虫,将米虫清洗干净,大米还是能吃的。当然,吃大米还是吃面条,或者吃馒头都可以,都是华夏的主食。”
杨阳笑了笑,没说话,安心赶路。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