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朝堂之争(1/2)
朝霞映宫宇,琉璃生彩钰。朝阳宫内,一干大臣议论纷纷,昨夜西城的动静已被传开,张彻被捕也引起了渲染大波。/p>
“哎,何大人,你听说了吗,尚书张钧竟然是八十禁卫军埋骨荒山的幕后黑手,昨夜一干手下拒捕被射杀于西城门。哎,堂堂的兵部尚书,荒唐啊!”/p>
“是啊,老夫何曾想到他竟然有这等胆子,设计谋杀禁卫军,此等大逆不道的事儿,他也敢做。这让我满朝文武,脸面何存?事竟然还拒捕,待会儿老夫一定要请柬陛下,重罚尔等。”/p>
“对对对,此等谋逆作乱,断不能容忍。株连九族也不为过。可是在下听闻张彻并没有子嗣,哎,算是便宜这厮了。”/p>
“这也未必,老夫曾听闻他多年前收了位义子,正是巡防营左卫张明。诸位怎么看?”/p>
“哦?此话当真?”/p>
李云看着这一干大臣,大多都站在了左边,以刘顶天为,右边就显得萧条很多。诗承宁闭着眼睛,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身后的几个老者,一脸严肃,看着对面目光中露出了几分厌恶。/p>
自己和李威星不偏不倚,正好站在了中间。李威星笑了笑,跟他打了个招呼。/p>
“侯爷料事如神,昨夜西城还真不太平。”/p>
李云摆了摆手,/p>
“还得多亏将军神勇,不下当年。昨夜擒拿一干叛逆,辛苦了。”/p>
“不敢,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p>
不多时,内廷的太监走了进来,/p>
“陛下到~”/p>
一干大臣纷纷侧目,皇帝今天看上去有些高兴,脸上堆满了笑容。/p>
“臣等参见陛下。”/p>
“众爱卿平身把。”/p>
皇帝坐在龙椅上,比起往日不同,身上已有了些威严,多了点成熟,把头偏向李云,微微笑道,/p>
“宁爱卿,朕听闻禁卫军已有了些结果是把?”/p>
李云上前一步,整理了下思绪,/p>
“回陛下,经微臣查实,尚书张彻,于前日往召集其旧部,也就是御林军退役下来的一群老兵,共五十六人,在前日晚亥时许,借天时地利,以弓箭射杀八十一名禁卫军天机营的将士,人证物证均实。现已被微臣关押至天牢,只是其五十六名下属在西城门拒捕,被李威星将军及其护城卫射杀当场。尸体目前搁置在停尸房,等候陛下落。”/p>
李云说完往后退了一步,李威星上前一礼,/p>
“是的陛下,昨日末将依命巡守西城门。戌时初,尚书府一行人押送着三辆马车出城,说是尚书张彻给家乡送的几车梦都特产,末将例行检查,不料遭到一行人奋起反击。遂调动护城卫缉拿,只是他们宁死不从。/p>
末将唯恐其祸乱帝都,下命当场格杀。搜查马车物资现,除了一些常见的梦都特产,车内夹层中还现了我朝兵部专用的黑弓,共计五十把。尚书府总管张寒趁乱逃走,目前下落不明,正在全力搜捕。末将擅做主张,还望陛下恕罪。”/p>
皇帝脸色微沉,有些动气,/p>
“既是青天侯证实的话,朕就无须过多追问了。只是,哎,朕的朝堂,堂堂一品大员,兵部尚书。自先帝起就在战场英勇抗敌,护我大宁江山。你们且说说看,他张彻为何犯下此等大逆之事?朕的八十一名禁卫军,脸面何存?他究竟还想图什么?朕给的还不够多吗?”/p>
“陛下!”/p>
满朝文武纷纷跪了起来,李云斟酌了下,/p>
“陛下,经微臣查实,张彻早年间与诗承武将军有些过节。我想这次只是找到机会伺机报复而已,并无其他想法。,现已缉拿归案,还请陛下安心。”/p>
刘顶天闻言也上前一步,/p>
“是的陛下,侯爷所言极是。自陛下登基以来,日理万机,体恤朝政;励精图治,百姓安稳。不过是些宵小之辈不顾大局,目无王法罢了。陛下无须自责,幸得先帝保佑,有侯爷这等能人异士相助,让贼人不得逍遥法外。/p>
臣认为,当务之急,是处置张彻极其党羽,已告天下。另广贴告示,全力通缉罪人张寒。陛下且看如何?”/p>
皇帝点了点头,/p>
“嗯,刘卿家说的没错。张彻以一己私欲,残杀我大宁八十禁军,是为大逆不道,即刻问斩,昭告天下。下令刑部,全力缉拿犯人张寒,不得有误,时间的话,一个月内把。/p>
至于张彻家眷,朕念其开国有功,但功不抵过,男的往边疆充军,女属代代为奴,永世不得翻身。另外,俩位李爱卿此番破案有功,礼部论功行赏,不得怠慢。就这样吧,众卿家意下如何?”/p>
“陛下圣裁,臣等遵旨。”/p>
“陛下,臣有一事相奏。”/p>
李云循声忘了过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户部尚书赵正。/p>
“赵爱卿?什么事,准奏。”/p>
“陛下,臣听闻张彻早年间收了位义子,正是巡防营右卫张明。微臣以为,此事干系重大,理应一同调查审问。”/p>
皇帝皱起了眉,禁卫军直属他亲自授命管辖。现任大统领年事已高,右卫诗承武又刚死,如今左卫又出问题,相当于给禁卫军换血。做了这段时间的皇帝自己也不傻,暂时让他完全信任的心腹并不多。/p>
“暂时将他革职查办把,等有了结果再行定夺也不迟。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儿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