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朝堂之争(2/2)
“臣有一事相奏,陛下。”/p>
皇帝本欲起身,见是刘顶天,点了点头坐下来。/p>
“臣听闻近来江南之地暗流涌动,大量江湖人士聚集于此,大有大动干戈之举。鉴于个个身怀绝技,异于常人,苏州太史陈阳有苦难言,管辖不力。臣以为,应当派一位德才兼备之人加以辅导,不能让这等江湖之辈肆意妄为,有损我大宁威严。/p>
也不能打击过盛,唯恐遭到反弹,祸及地方百姓。侯爷有勇有谋,心思缜密。年少成名,处事却也圆滑老成,此番也可当做历练,他日必成我大宁之栋梁,为君上分忧。陛下以为如何?”/p>
说完颇为赞赏的看了一眼李云,算是打了招呼。李云瞳孔缩了一下,这么快就打算把自己支开了么。皇帝还未开口,诗承宁急忙上前一步,/p>
“陛下,臣认为不可。眼下帝都暗流涌动,命案频,正值用人之际。青天侯李云断案如神,多年来监制有方,使得帝都一片安稳。此刻若是去了江南之地,一时之间,怕是会有些慌乱啊。”/p>
“非也,御史严重了。侯爷昨日缉拿叛逆,尚书张彻即日论斩,实乃杀鸡儆猴,晾其宵小之辈也不敢再肆意任为。莫不成御史认为,我们大宁满朝文武还应付不了区区几个毛贼,传出去岂不让人耻笑四方?还是说御史大人年事已高,已有些力不从心了?我等倒是乐意代劳。”/p>
刘顶天笑眯眯的看着诗承宁,此刻他脸都被气歪了,/p>
“此言诧异!老夫我...”/p>
“够了!朝堂之上你争我吵,像个什么样子?”/p>
皇帝脸色有些难看,大声斥道,/p>
“陛下息怒。”/p>
一干大臣唯唯诺诺的跪了下来、/p>
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下,看向李云。/p>
“李卿家以为如何?此番破案有功,让朕的八十禁军英魂得以安息,朕都依你。”/p>
李云思索了下,个中厉害已有定数,/p>
“全凭陛下安排,微臣不敢妄言。”/p>
皇帝杵着下巴,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p>
“这样吧,江南是鱼米之乡,久为富庶之地,整个大宁也是屈指可数,真乱起来也颇为头疼。朕命你即日起身,前往苏州,协同苏州太史一同治理。不对不对,传令下去,命苏州太史所属一律以李卿为,如朕亲临,不得抗命,有违者斩。有事明天再议,退朝!”/p>
说完直接起身下来了,看的出来他今天有些不耐烦了,李云也不好多说,诗承宁和刘顶天欲言又止,还是闭上了嘴。/p>
“臣等恭送陛下。”/p>
待到消失以后,一干大臣鱼贯而出,纷纷交头接耳。李云刚出殿门,就被诗承宁叫住了,/p>
“侯爷请留步。”/p>
“御史大人,不知有何贵干?”/p>
虽面露疑惑,心中倒是猜了个八九不离十,/p>
“侯爷明知刘顶天有意支开你,陛下也给了机会拒绝,却又为何还要前往苏州?”/p>
诗承宁脸色有些凝重,/p>
“身为人臣,定当为陛下分忧解难。既然陛下有意,我又怎能拒绝?我若拒绝,不是等于站在了满朝文武的对面,试问御史,以后我该怎样立足这帝都之中?”/p>
“哎,只是侯爷,你可知,你这一走,回来的时候,怕是另外一番景象了。”/p>
眉宇之间的担忧越来越重,看得李云都有些心酸。自己并不是这个朝代的人,只要自己达成了目的,又何必管这等危险的事儿,能够撇开已是大幸。至于朝代更迭,不管谁赢了,也不至于把自己往死里搞,大不了叫老头把自己接回去就行了。/p>
“御史说笑了,我李云不过区区一捕快,在不在又何妨?改变不了什么,还望御史看开些,在下时间有些紧,就先行告退了。”/p>
说完不等他纠缠,先行一步撤了,只留下了原地不断叹气的诗承宁。/p>
/p>
/p>
/p>
/p>
/p>
/p>
/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