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破齐方略(1/1)
刘邦突袭入帅帐,临时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又用一枚相印,换走了二十万俘虏,韩信却并未恼火。好像觉得这很正常。
李左车觉得这对君臣相处的方式很有趣。
手下大将军如果掌握重兵,主上是绝不会轻易涉险入军营的。通常都是派一个使者,带着印符,召集将军去面见主君。
极少数情况,则是主上摆明车马,带足了卫队,以君主仪仗进入军营阅兵,鼓舞一下士气,并且展现一下君恩浩荡。
总之,不肯轻易进入军营。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军中大将军的令最大,主上入军营,万一遇到不测怎么办?虽然这类事情很少发生,但是避免它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创造这样的机会。
另一方面,在韩信军威最盛的时候,随便就夺了数十万军队带走,这种事情也极少发生。一旦主上这样做,要么表示主上对将军的不信任,忌惮将军的实力。要么就是传达对将军的羞辱。这岂能忍受?
但是这些事儿,刘邦也就那么笑嘻嘻做了,就带着一个夏侯婴就敢进入韩信军营。韩信也就那么笑嘻嘻的任由刘邦带走了二十万战俘。任由刘邦在大军之中发号施令。
他们俩是天真呢还是天真呢?
李左车想要提示一下韩信,但是又想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降将,这种离间人家君臣的话,自己也不适合说。何况韩信是那么聪明的一个青年人,又怎么想不懂这个?
在这一系列的战役中,韩信得到了相国的职位,但是因为本人并不在荥阳一线,实际上并不能如萧何一样,处置汉国政务。这个职位的最大好处,是韩信可以在占领地以大汉最高行政长官的身份发号施令。这算是个“便宜行事”的职位。但是按照刘邦的说法,韩信这个相国的职位,排名还在萧何丞相之前。可以算是大汉第一等的高官、排名第二的职位——第一当然就是汉王刘邦本人了。
套用后世的一个说法,当前的韩信相当于常务副汉王了。如果刘邦不幸死了,那么作为汉国第二号人物,就可以名正言顺接管全国事务。甚至如同臧荼一样,取而代之了。当然,在上一年刘邦已经立了自己的长子刘盈做太子,这事儿多少有点麻烦,但是副国王摄政,代替年幼的侄子管理国家这事儿,后来的历史上也无数次发生过,甚至之前的历史上也都无数次发生过。
对韩信来说,这个相国的职位,代表着汉王对自己的无限赞赏和信任,这份赞赏和信任,远远超过刘邦带走那二十万俘虏的价值。至于刘邦黎明入军营,拿了自己的大将军印发号施令,对自己和张耳一顿臭骂,那也不过是一位长者给自己开的玩笑,众所周知,刘邦是一位不拘小节的长者,对谁说话都是乃父乃父的,臭骂自己和张耳一顿算什么呢?张耳还曾经是刘邦当年曾经追随的长者,相当于是刘邦的前老板,听了这种劈头盖脸的臭骂,也不过是笑笑。刘邦年纪和始皇帝都差不多大了,都够当自己爹的了,被他这么骂一顿又有什么关系呢?
自幼失父的韩信,有时候觉得刘邦身上有父亲的影子,年龄的差别、对自己几乎无条件的信任、给与自己领兵的权力、还有这种恼火的时候直言不讳劈头盖脸的骂过来,都有一种父亲的味道啊。韩信生平缺爱,更缺爹,就擅自在内心深处定义了和刘邦的新关系。
被夺兵之后,韩信手里的部队又是之前三万多人,但是因为在赵国得到了全新的俘获和补充,稍事休息,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全面恢复,用灌婴的话说,这支部队现在是一支嗷嗷叫的部队了。
之前攻赵的时候,灌婴曾经短暂渡河支援了一下刘邦的荥阳守军,也因此错过了一次灭国的功劳,这次曹参灌婴齐聚韩信帐下。大军的战斗力倒是提高了不少。
张耳和张苍离开了大军主力,张耳背封为赵王,就地消化占领区,也算是对张耳这位参加第一次诸侯分封的王和刘邦的前老板,保留了一份特别的优待。而为了强化对赵国的控制,避免出现诸侯王反复横跳的现象,刘邦封张苍为赵相。一王一相,都由汉王封赠,意味着两人分别对汉王负责。赵王对赵相并没有直接的任免权限。这是全新的双保险诸侯国体系设计,这个主意出自于谁,没有人知道。韩信怀疑是张良或者陈平这两个藏在刘邦王帐影子里的人出的这种主意。只有这些谋臣,才天天琢磨人,很少琢磨事儿。
张耳张苍这两个客串的将军离开部队,也意味着部队统御能力得到了加强,现在的韩信军,是过去几年里最强大的时刻,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执行完东进计划,攻取齐国。
齐国是东方大国,是战国之中最后一个被灭掉的国家,也是天下闻名的最富庶的国家。这个国家面朝大海,有盐铁之利,商业发达,历史上最强大的时候,临淄城是天下仅次于咸阳人口最多的城市,而一直到始皇帝时期,齐国地区的人口也多达400万之多,始皇帝从未轻视过这个地区的潜力和威力,所以多次亲自巡游到这里,虽然表面上的理由是封禅泰山,民间传言是始皇帝要寻找海上仙山,但政治上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帝国在这里的存在感,震慑宵小。威压齐国的旧势力。
齐国是周武王所封的诸侯国,开国的君王乃是武王的谋士姜子牙,姜氏齐国立国650余年,被国中大族田氏所代,田氏齐国历史近200年。田氏的一个着名策略就是生孩子,田氏先祖田恒在国中选择身高七尺以上的女子为姬妾,又放纵自己的手下在自己的后宅出入,生下的孩子不问生父是谁,统统姓田,到了田恒死的时候,居然有七十多个儿子。
在相信血缘关系的时代,这种一个姓氏之下的兄弟,不管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所形成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这个策略很有效,导致了最终的田氏遍布齐国上下盘根错节。任何外来的政权都无法替代田氏在齐国的力量。
要掌握这样一个田氏控制的齐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兴兵铲除,把姓田的连根拔起,给三齐大地完全换血。
这就是韩信李左车的攻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