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诸夏家底(1/2)
河套美稷,城主府中央大殿。
一身戎装的李信端坐上首,他英姿神武,意气风发,给原本深沉的面容上更添一丝威严。
大厅中一众文武列坐,左侧是典韦、太史慈、臧霸、徐晃、昌豨、孙观、孙康、高顺、魏越、曹性、韩忠、王雄、潘豹、阎志、公孙瓒、严纲、关靖等武将。
以及左后排的日律、粟栗、罗睺、步度根、扶罗韩、泄归尼、慕容虎、赫连通、拓跋荣、万俟伏等鲜卑头人。
右侧是以贾诩为首的、张既、王充、孙利、孙忌、李恭、李贡、罗惠、王俭、陈山、周平、吴谦等河套文官。
此刻李信麾下人才济济,文武皆有所长,很多人经过南北战争的磨练,已然成长神速。
他们不再是当初的贼匪,也不再是从豫州北上时的仓惶窘境。
更不再是,被南北两线压境,处境堪忧的夏军了。
他们现在是天下霸主,南北共尊的诸夏正统,说一句文成武德也不夸张。
自此之后,史书上将有他们的名,有一笔浓重的色彩。
大殿中央,一身黑色文官玄鹤礼服的王充,一丝不苟,的向李信汇报着治下各地的情况。
他面色红润,声音清朗:“主上,我大夏治下有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兖州,雍州,凉州,夏州,西州...
“北州,东州,南州,海州,瀚州,辽州、等十八州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中,徐达、陈东、李原、石勒、等人已经占领青州北部,兖州东郡,雍州西部,凉州北部....”
说道这里,王充顿了顿道:“人口方面,辽州有汉民、鲜卑、乌丸、扶余、肃慎、挹娄、靺鞨、三韩、林胡等诸部,将近一百八十万人口...”
“幽州地区,初步统计有民五十三万,冀州暂时统计有民七百余万人..”
“并州在册民籍三百万,河内有民八十余万,河东有民六十万,河南有民九十四,夏州有民九百八十七万...”
“其中青州、兖州、雍州、凉州、以及东州、南州、西州、漠州、荒州、等地诸族归附的人口,约有两百八十万户,一千六百万口...”
“综上所属,我军治下粗略统计,约有七百九十八万户,和三千九百万人口...”
“三千万!”闻听此言,殿中文武皆心神震动,相互间低声议论着:“三千九百万人口,那我大夏可征调多少赋税和徭役!”
“有此民口之众,不要三五载,北方便可休养生息,恢复诸夏鼎盛....”
如果说文臣关心的是赋税与民力的话,那臧霸这些武将所关心的则是:三千万人,可征兵几何?
到时若再深度挖掘挖掘,武装个三五百万大军南下,还有谁可阻挡我大夏兵锋...
众人心情激动,热血起伏,恨不得现在暴个百八十万的军队,然后南下吞并大汉,统治中原。
这只是想想而已,夏军目前的情况,并不比大汉好多少...
治下地盘有百分之八十是新附之地,其中的复杂不是一时半会能处理的。
夏军唯一比大汉好一点的地方就是,有并州与河套这两个基本盘作保。
一时倒也能维持各地的基本稳定,想要彻底消化则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磨合。
“还是文和有先见之明啊...”在大概了解了一下,诸夏境内地力人力统计数据后,李信心中不得不发出一声感慨。
以当前阶段统计的疆域,和人口做保,只要休养生息,稳定恢复个三五年...
其中积攒的力量,南下灭汉,吞并九州,轻而易举...
哪怕到时候,曹操袁绍等大尾巴蛆王,逆境奋起,也无伤大雅...
因为他们现在虽然已经冒头,但距离真正的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毕竟现在的大汉,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烂而不倒...
有大汉这个四百年的正统蛆王,在上面压制着,曹操袁绍刘备这些幼虫阶段的蛐蛐。
只能在大汉的粪坑中,挣扎扑腾,奋力拼搏,却没有极速膨胀的机会...
哪怕他们中有比肩李信的枭性,乃至超越李信的能力,但也无伤大雅。
因为现在的李信,已经从大尾巴蛆王,蜕变成了会飞的绿头苍蝇。
飞到北方,另立新坑,而且这个坑更大更深,并且在极剧膨胀,要不了三五载,便能将大汉这个旧坑淹没吞并。
到时大势惶惶,任由这些蛆王如何扑腾,如何奋起,也难以改变最终历史进程。
“优势在我!”李信心中感慨,继续询问道:“各地情况如何?地方秩序如何?百姓情绪又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